□本报记者 李永斌 任小昌
在上月的绵商投资洽谈会上,又有总投资31.46亿元的6个项目落户盐亭。
一个传统的丘区县缘何吸引到这么多项目?四川升达林业产业公司董事长江昌政说:“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盐亭了,盐亭的区位优势越发明显,发展后劲十足,潜力巨大,我们都看好盐亭。”
资本的嗅觉最灵敏,客商看好的远不止区位优势,盐亭经济的快速转型也让他们眼前一亮。去年,盐亭的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二三产业比重达到了63.6%。产业结构的优化带来了实力的提升,短短一年,盐亭的财政总收入从4亿元上升到6.15亿元,综合实力在全省上升了14个位次。今年的目标是7亿元,1-4月,已经实现了5.03亿元。
如今,丘区县盐亭正在加速发展转型,筑就工业强县的崛起之梦。
转观念
“助跑摸高”才能摸得更高
产业转型,要从观念的转变谈起。
2011年9月,刚刚调任盐亭县委书记的陈朝先做了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在他的主导下,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标大幅调高。理由很简单,如果不调高,到“十二五”末,盐亭与周边县市区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必须自加压力、奋勇争先。
一些干部想不明白,说盐亭离绵阳远,经济基础差,发展慢一点情有可原。但盐亭县委不这么看。2011年的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跳出盐亭看盐亭,置身成渝经济区和中国西部来谋划盐亭的事情。角度一换思路新,思路一变天地宽。盐亭的四大优势凸显:极强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后发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全县干群思进、思变、思干、谋发展的氛围优势。
别的不说,区位优势就让人心动。成德南高速全线贯通,绵南高速加快推进,再加上即将开建的绵(阳)西(充)高速公路。未来将有两条高速公路在盐亭交汇,境内出入口达8个之多。届时,盐亭到绵阳仅需半个小时,到南充仅需50多分钟,到成都1小时、重庆2小时、西安3个半小时。曾经的穷乡僻壤,将变为交通要津。
认清了四大优势,县委提出:“纵向提速、横向追赶、助跑摸高、跨越发展”。
为什么不是“跳起摸高”而是“助跑摸高”?全县干部形成了共识:盐亭起点低,“原地起跳”还不行,还必须“助跑”给力,才摸得更高。
调结构
二产业首次超过一产业
丘区县搞工业,人们普遍觉得会把农副产品加工作为主打产业。然而,盐亭却颠覆了这个传统思维,形成了以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医药食品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
紧邻成德南高速出入口的盐亭工业园是盐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缩影。这个灾后重建中启动建设的园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现在入驻核心区的企业达47户。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5.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36.24亿元,工业增加值由1.85亿元上升到10.5亿元。盐亭设定的目标是:到2016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
新型工业化“新”在何处?金和新型建材公司用他们的产品做了注解。轻质墙板:不但能减轻楼房的负荷,还能缩短建设时间;氟碳漆:被业内称为“涂料之王”,用于建筑外墙寿命是传统涂料的3-5倍。下水管道内壁制作几条螺旋线,就能降低冲水的噪音,用纳米原料成型的各种颜色的塑钢型材,既防菌又美观·……“新”还不止这些,建丰林业、新华康、美迪康、天路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都采用节能环保新工艺,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从投产之日起就站在了行业的前沿。“随着盐亭软硬实力的增强,招商选资的力度加大,科技环保工业必将成为盐亭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县长袁明这样认为。去年,盐亭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亿元,今年1—4月到位资金15.56亿元。去年,盐亭三次产业的比重优化为36.4:37.5:26.1,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了一产。
建城市
旧城区靓丽,新城区大气
夜幕降临,两江广场。彩灯与星光交相辉映,弥江与梓江静静流淌,人们或散步、或练拳、或做健身操……这样一幅祥和的城市生活图景,让久别回乡的人很难相信这是在盐亭。
在盐亭,“新型城镇化”已经从抽象的概念化为生动的现实。
曾经拥挤狭窄的旧城区变得靓丽了。“拆房还绿”,全县45万平米危旧房、1.8万平米违法建筑被拆除,43.2万平米的城市绿地、6000平米的两江广场建成使用;投资1.5亿元、占地1.7万平米的嫘祖广场正在加紧修建。“洁城治堵”,从今年4月1日开始,盐亭主城区全面禁止摩托车、拖拉机进入旧城区。
大气磅礴的新城区已见雏形。梓江两岸,新城区的框架已经拉开,西陵大道、嫘祖大道等市政道路构成了纵横贯通的道路体系,特别是正在开发的郑家岛国际生态城,更是成为盐亭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和打造“江山岛城”的点睛之笔。显山露水的城市格局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建设绿色畅通的老城,打造显山露水的现代新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两河、富驿、玉龙、柏梓为次中心,其他乡镇为三级中心的小城镇结构体系。盐亭县城的规划面积达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人口已达10万,城镇化率达到36%。
改作风
“抓落实”聚集“正能量”
在盐亭,各级干部都知道全县工作重点是“五抓”:抓工业、抓城市、抓农业产业化、抓项目、抓落实。现在在盐亭,一个观点已深入人心:只开会+不落实=零,布置工作+不检查=零。
“抓落实”的关键是抓住不落实的事和不落实的人。县委要求各级干部“四讲四不”:讲责任不推诿,讲实干不折腾,讲效率不拖沓,讲纪律不松散。全县开展了“两下两上”和“三同四百”活动:局长下村当书记,干部下社区转作风,村官上乡镇当委员,农民上大学转观念。进百家门、访百家人、排百家忧、解百家难,与联系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
去年,全县还开展了以“关键在于落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整顿“庸、懒、散、冷、软、假、歪、奢”等问题,领导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督查工作从不提前打招呼;让不在状态的乡镇领导“下课”;电视公开曝光开会“打瞌睡”的干部……
“抓落实”转变了作风,赢得了民心。刚开始实施旧城改造提升时,群众担心拆迁地拿来搞房地产开发,积极性不高。县政府就和群众签承诺书,向开发商收回了县城中心地段的几十亩土地,修建了供市民休闲文化娱乐的嫘祖广场,还一次性兑现了拖欠多年的1.78亿征地拆迁款。这一个个务实之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一项项民生工程,聚集了支持发展的“正能量”,也彻底改变了盐亭的对外形象。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行曲中,盐亭人的梦想是什么?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把盐亭建成生态经济强县”。
梦想的翅膀已经张开,未来值得期待!
点评
要善于变“势能”为“动能”
由于区位条件的改善,一个地方由穷变富、后来居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并非所有的地方都能提前觉醒、快速转型。外因固然重要,内因才起决定作用。
盐亭县敏锐地意识到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优化产业结构这个要害,以观念转变引领发展转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以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县域经济新格局,以改进作风聚集干事创业“正能量”。正是由于谋划在前、行事于先,凝聚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共识和力量,才走出了漂亮一步。
盐亭的实践告诉人们,有了优势,还要用好优势。只有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才能变“势能”为“动能”,形成强大动力,推进发展转型。
(晓理)
新闻推荐
胸怀大局创新手段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中共盐亭县委书记 陈朝先
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通过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学习市委书记罗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创新手段,增强...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