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为慈善,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06-19 15:24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南充市美术家协会捐出12幅作品。面对善举,该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杨云表示:“我们虽不是大款,但就我们的技能和爱心,为了慈善,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

幼时家庭熏陶 他走上画家之路

杨云,男,1950年出生,阆中市人。其叔叔杨涛是阆中市本土的画家,他年幼时,便受到叔叔的熏陶,对作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杨云告诉记者,自己幼时偷偷舞弄画作的事,很快就被家里人知晓,好在叔叔并没有反对,而是选择了支持。有了第一次作画后,他对作画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多年的努力,杨云在画作上有了造诣。其作品《人民之子》《藏地风情》《大漠行旅图》等均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美术展览。其中,《高士图》获第三届澳洲国际水墨名家大展铜奖。而今年3月,他前往美国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塔夫茨大学、罗德岛大学、布朗大学5所高校,向当地的学生进行了作画的讲座。

“我们只是对不同画风的交流,好在国外的学生,对咱们中国画尤为感兴趣。”说到艺术上的造诣,他显得尤为谦逊。“西方那边主要是油画,作品讲究细腻。而我所创作的是写意画,除了创作随性外,还给人一种似像非像的感觉。”

8年知青生活 对贫困感同身受

谈到这次慈善活动,杨云告诉记者,在了解活动后,就通知了美术协会的会员,并得到了多名画家的支持,最终确定了12幅画。“画品虽不多,但画家们都很用心,质量至少是中等偏上。”他介绍,其中一位名叫白勤的画家,更是捐出了一幅工笔画作品,作品不仅画幅大,而且相当精美,细腻的画法连细节都能看到。

“我们虽不是大款,但就我们的技能和爱心,为了慈善,协会的会员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他告诉记者,自己也经历过贫困的年代。

1968年,年仅18岁的杨云下乡当知青,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虽艰辛,但也让他感受到了温暖。8年的知青生活,让他深切感受到了贫困导致的伤痛。“农民兄弟们自家都不够吃,可是每逢过节,还不忘给我们分一些食物,特别的淳朴,也让我特别的感动,回想起当年的日子,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正是因为经历了那段日子,所以他对贫困感同身受,对农民兄弟心存感恩。“现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过去的恩情依旧记在心中,能为慈善作出贡献,这令我感到骄傲。”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许雯

新闻推荐

川东北食客 今秋有望吃到南充“种”的大闸蟹

在田里“晒太阳”的蟹苗。说到秋天,除了中秋月圆时的月饼,最让吃货们咽口水的就是大闸蟹了。在南充,每年秋天阳澄湖的大闸蟹都是聚会聚餐时品尝的上好佳肴。但是南充市场上的大闸蟹总是供不...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80名教师集中充电2014-08-06 14:04
猜你喜欢:
评论:(为慈善,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