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时间,史仕军和老师们谈心。
史校长和孩子们庆祝“六一”。
阆中望垭镇中心校校长史仕军:
望垭中心校是南充阆中市最边远的学校之一,距城区86.5公里,但这里地远人不偏,秀美的山水、雅致的校园、勤奋的教师、快乐的孩子,勾勒出一幅宁静、诗意、美丽的乡村教育画卷。在这里,望垭镇中心校校长史仕军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一直坚守教育的舞台。
教师节来临,记者前往望垭中心校,探访这里的老师们的工作及生活。在采访中,校长史仕军告诉记者:“撑起乡村教育的,是坚守的信念、责任和良知。”
忙碌校长 既当老师又当“妈”
史仕军,39岁,从事教育工作已近20年,现在是阆中市望垭镇中心校的校长,平时也要给学生们上课,主要负责体育和政治课程。
昨天早上6点半,在位于阆中市望垭镇的中心校附近的家里,史仕军已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门。
几分钟后,史仕军赶到学校,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先到每个班级查看学校老师到岗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出勤情况。让史仕军最欣慰的是,教室里早已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路程除以时间是平均速度”……教室里的孩子们已坐得端端正正,正努力背着物理公式。“孩子们都很听话,在学校都积极表现。”史仕军说道。
有课的时候,史仕军会提前准备教学课件,不上课的时候,他就到一些班级去旁听老师讲课。到了中午,他和其他的老师一起到食堂为孩子们分发午饭。
“乡下小学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不能时刻陪伴,而老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史仕军告诉记者,学校有中小学生有700人,幼儿部有100人,老师39位。学校老师经常觉得自己又像老师,又像一个带了几个孩子的妈。
幸福教育 改善师生教学环境
望垭中心校是阆中最边远的学校之一,由于环境艰苦,师资一度匮乏。为了让学校的老师有归属感,在工作岗位期间,史仕军多次把住周转房的机会主动让给特岗教师,自己住在条件艰苦的单人宿舍。有教师生病了,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病床慰问,做他们最坚强的依靠;有教师家庭有困难,他也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留在学校,陪伴在校的特岗教师,给他们最贴心的温暖……
“学校有一栋小的仿古老瓦房,有点破旧,我们经过改善,把它变成了一个书院,里面放了很多藏书以及学生们的一些作品,还有一些乒乓球桌等,为孩子和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放松的地方。”史仕军说,现在每到下课后,孩子们都喜欢到书院去看书。
据了解,望垭中心校的小学部一直没有食堂,今年,史仕军申请到了资金,将为学生们修建一个食堂,现在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开学前,孩子们就可以在食堂用餐了。
在采访中,史仕军说,无数的乡村教育坚守者,拉长了孩子的幸福,也拉长了感动的瞬间。其实,他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员,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坚守者,比他做得更好。“认真践行‘朴素教育\’、‘幸福教育\’的理念,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培养孩子良好品质习惯,努力为孩子未来幸福人生奠基。”史仕军说,这是他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尹秦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魏建春老师。为了学校的孩子,他每天都要坚守在学校,按时备课、上课。他带的班,只要有一个学生辍学,他都会想尽办法,不让他们失学、辍学。2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基层,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在...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