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蓉萍 实习生蹇婧一)“以前我们去思依赶场或去阆中城里,天气好的时候就走‘烂桥\’,天气不好就绕十几公里过去。现在有了新桥,我们出门不用再绕十几公里路了,而且很安全。”1月6日,年过六旬的阆中市河楼乡民主村4组村民王建秀满怀感慨地说,这多亏了乡友杜元孝的努力。
一座爱心桥,承载着成千上万人的企盼;承载着游子对家乡的挚爱。2015年12月21日,位于阆中市思依镇的复兴桥通车了,这座桥由阆中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捐资37万元修建,连接当地杜家湾村和民主村,建于滩口河之上,为两岸的村民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出行保障。看着坚固安全的新桥,村民们分享着发自心底的喜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滩口河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建桥经历,河边现存的一座古朴的石碑上记载了当地商号、乡绅捐资建桥的情况。新桥修建的地方正是古复兴桥的遗址,原有的石板桥早已垮塌,交通不便的状况一直延续至今,周边的乡村公路修到滩口河边就成了断头路。
因为没有桥,很多孩子眼望汹涌的河水不敢去上学。从小学到高中,生于河楼乡民主村的杜元孝从小就小心翼翼踩着一个个矮小的石墩渡河。当杜元孝考上大学、开始在外打拼后,从未忘记家乡有这么一条河,有这么一座“烂桥”,还有那么多村民对一座新桥的企盼。2014年,作为公司阆中项目的负责人,杜元孝向集团公司成功请示到37万元,捐赠用于修建老家的新桥。
新闻推荐
(张晓东)“这是我从医几十年来见到的体重最重的婴儿。”1月10日,阆中市中医医院妇产科主任梁文君告诉记者,1月8日上午9时51分,一名重达5525克的女婴降临人世,这是该市迄今为止出生的体重最重的新生儿。...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