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为救独子 六旬父亲含泪求助爱心接力 募集善款35万余元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5-17 07:3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蓉萍

唯一的儿子身患重病、无钱医治,65岁阆中老人含泪求助,希望大家帮助他留住儿子的生命。由于社会捐助面有限,5月11日,当地媒体从业者借助公益项目,面向全国好心人筹集善款。截至5月13日24时,10198人共捐款350464.15元。

六旬父亲呼唤:救救我儿子

李华全是阆中市二龙镇蚕食庙村人。记者在李华全家中看到,泥土砌成的墙面已出现多条裂痕,屋子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邻居告诉记者,该处房屋是亲朋好友和邻居帮李华全修建的。

26年间,李华全的妻子、女儿、外孙先后患病离世。如今,他30岁的独子李勇又患重病危在旦夕。

2011年,李勇在浙江打工期间突感身体不适,被当地医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院方抢救后保住了性命,靠吃药治疗。2016年,李勇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再次入院。由于无钱手术,李勇从浙江回到阆中。为了方便就医,李勇寄居在二龙镇亲戚家中,因没钱手术只能卧床静养。

为了救儿子,李华全东拼西凑,终于凑够18万元手术费,为儿子做了手术。今年4月,李勇旧病复发,手术治疗费用高达40万元左右。面对这个近乎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李华全一筹莫展。要救命,40万元从何而来?不救,他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更是自己唯一的血脉。

爱心接力 让患者生命延续

“我在网上查询得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就是大血管出了问题,只要救援措施得当,生存的希望很大。”尽管身体虚弱,李勇依然充满信心。“我年纪大了,无法出去打工,希望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救救我的儿子。”李华全说。

蚕食庙村村委会主任蔡明告诉记者,李华全家极为贫困,2011年,村上已经为他家申请了农村低保,目前,又将其列为***对象,村组干部率先带头捐款,同时发动群众献爱心,并在微信群里呼吁乡友伸出援手。

得知李华全一家的不幸遭遇,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多种方式献爱心。在李勇的爱心捐款明细表上,详细地记录着捐款人的姓名、联系方式、捐款金额等。这些5元到1200元不等的爱心捐款,犹如涓涓细流温暖着李华全的心,短短9天时间,募得善款3万多元。

发起公益项目 收到35万余元善款

与李华全父子素昧平生的媒体人王玉贵、王波了解到这个家庭的不幸遭遇后,进行深入采访,相关报道在多家媒体刊载,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奉献爱心,但捐款数额距离40万元的医疗费用还很远。

为了帮助李华全父子,5月11日,王玉贵、王波通过某公益平台发起“帮老父亲留住重病孩”公益项目。该项目于5月11日15时29分正式发布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大家纷纷捐款、转发。

该项目发起后,阆中籍公益志愿者、央视“感动中国2010候选人物”仔仔,不仅自己慷慨解囊,并积极转发,在微信朋友圈发动捐款。截至5月13日24时,10198人共捐款350464.15元。

“不到3天时间捐款35万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奇迹\’。接下来,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项目发起时的承诺,妥善使用这笔善款,帮助受助人李勇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住院治疗,所筹的35万余元将打入院方账户,与负责本项目的慈善机构一起监管,进行透明公示。”王玉贵告诉记者,如果在此过程中受助人不幸病故,则剩余捐款作为公益基金,由负责本项目的慈善机构选择新的资助项目,经发起人认可、公示后实施。

新闻推荐

20万尾鱼苗放流构溪河

本报讯(邓斌杨雅萍)5月19日,阆中市水产局在河溪镇冯家店码头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将20万尾鱼苗放流构溪河。记者在现场看到,鱼苗通过滑道被依次放流到构溪河中。据了解,此次放流的鱼苗品种包...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救独子 六旬父亲含泪求助爱心接力 募集善款35万余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