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招引业主 支部引领 借鸡下蛋 盘活资源四大模式助力脱贫增收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7-06 07:26   https://www.yybnet.net/

●王波

在深入推进***工作中,阆中市始终瞄准贫困户收入这一焦点,抓住增收这一关键,探索创新脱贫机制模式,破解贫困户增收脱贫这一核心问题。

模式一:

招引业主 提供就业平台

驱车从阆中市区出发,过阆中嘉陵江三桥,沿宽阔的道路一直前行,约10分钟车程,便能看到一大片栽种各类果树的产业园,这里便是阆中扶贫攻坚主战场———江东农业产业园。

柑橘、柠檬……一排排果树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园区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没有产业基础的扶贫都是无源之水。”该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涂汉波介绍,该市始终坚持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带动大扶贫的工作思路,为贫困户开源引流。

2014年,杨氏果业公司在该市河溪、洪山、宝马、朱镇、金垭5个乡镇35个村流转土地3万亩,建设生态果园。

“杨氏果业的入驻,生态果园的建设,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创业、就业的舞台。”涂汉波说,乡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成立了劳务专业合作社、产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把贫困人口组织起来与园区对接,提高贫困人口种养技能和组织化程度。

在宝马镇,新成立的劳务专业合作社几乎涵盖了该镇全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按照贫困户优先用工机制,近百名贫困群众走进农业产业园,依靠自己的劳动挣得一份收入。

该镇还大力推行统建返包模式,建立联产承包收入分配机制,让有创业需求、有种养技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返包果园。多宝村16户贫困户承包了杨氏果业62亩果园,并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有效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果树挂果后,对收入进行保底分成,贫困户找到了长远增收途径。”该村一名贫困户说。

模式二:

支部引领 建起小微产业园

盛夏,骄阳炙烤着大地。妙高镇陈家梁村的小微产业园里,香桃躲在翠绿的叶子后,红扑扑的分外诱人。看着村干部忙前忙后,把成熟的香桃采摘、装箱,贫困户彭正义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该市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组织贫困户以土地互换、开垦荒地等方式建设小微产业园,吸纳贫困户入园经营、务工,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拓宽增收途径。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各村组建以支部书记领办、贫困户广泛参与的专合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及专合社的组织功能与服务功能,为贫困户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

为解决小微产业园建设、经营的资金问题,该市出台《产业扶持周转金管理办法(试行)》,给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安排20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每个贫困户借贷金额最高可达5000元,借贷时间可达2年。在此基础上,各村还成立了扶贫互助社,用活产业扶持周转金,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

据统计,该市已建设小微产业园167个,成立扶贫互助社94个,投入产业扶持周转金1880万元,累计向贫困户发放产业扶持周转金1120万元,引领产业扶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模式三:

借鸡下蛋 实现长效增收

“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如何持续增收?为此,我们在金融信贷支持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洪山镇党委书记陈正道介绍,在政府主导下,该镇各贫困村成立风控小组,会同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对辖区内所有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贫困户可在评级授信额度范围内申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万元至5万元。

“贫困户获得信用贷款后,将全部或部分入股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统一用于发展产业。年底贫困户可获得相应的入股分红(10%)和二次返利。”陈正道说。

该镇21户贫困户将100余万元贷款入股当地龙头企业———鑫溢农业产业发展公司。根据协议,贫困户每年可从该公司获得利润10%的分红,实现“借鸡下蛋”的增收目标。目前,这一经验正在阆中全市范围内推广。

模式四:

盘活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

在省定贫困村西山乡岳林垭村,村集体成立的岳林垭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引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该公司将涉农资金投入项目所形成的资产的25%量化给贫困户,剩余75%量化给全体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是帮助贫困户增收、防止返贫的另一条途径。”该村一名村干部说。

据悉,该市以国家涉农资金投入形成集体资产为基础,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村集体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获得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为扶贫增收再添助力。

这一模式在洪山镇宝龙台村得到有效实践。该村集体出资3万元,两户农民各出资1.5万元,国家农机购置补贴2万元,合伙购买旋耕机等机具,成立农机服务队,向社会提供农机服务并获得收入。

此外,该市91个部门对口帮扶142个贫困村。“每个部门安排一名领导负责,成立一个工作组帮扶,下派一名‘第一书记\’驻村。”涂汉波介绍说,帮扶部门负责做好扶贫与产业结合的大文章,解决好贫困户增收和产业发展大事;对贫困户收入实行差额托底补足,确保贫困户收益达到贫困线以上。

新闻推荐

“把脉”贫困根源 实施精准帮扶

本报讯(张晓东)近日,民革阆中市基层委员会的党员再次来到阆中市洪山镇五郎坪村,为张正平、张明炯两家各送来价值2000余元的猪饲料。张正平、张明炯两家宽敞明亮的房屋、干净整洁的环境,无不彰显出1年...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招引业主 支部引领 借鸡下蛋 盘活资源四大模式助力脱贫增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