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弟
互联网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创新扶贫方式,在农村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的扶贫开发模式,是南充市实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互联网+农业”为农产品销售搭建了方便而快捷的交易平台。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能大大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农户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 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缩短资金回笼周期,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买贵、卖难”的老大难问题。通过互联网,一些最新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和现代化的种养业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获得有效保障;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数据分析,实现以销定产,使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变为“订单农业”,减少盲目性生产, 避免出现 “丰产减收”、农户利益受损的现象。
“互联网+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南充如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改造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和创造,将更有利于全市扶贫开发总体目标的实现。
一是提高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目前,互联网对于一些农民来说还存在经济成本及技术应用等问题,消除农民“畏难”互联网的心态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大力加强“互联网+农业” 生产经营模式的宣传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农民对“互联网+农业”的认知程度、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在农村广泛开展互联网应用知识的免费培训。政府给予培训经费支持,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把支持创业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相结合,使传统农业和互联网理念有机融合起来、全面推广起来、广泛应用起来。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农业人才。 通过互联网创业培训,树立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引导和支持外流人才回乡创业,以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回乡创业,以此带动互联网技术在南充农村的全面推广和广泛应用。四是抓住互联网融资机遇。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为广大农户通过互联网融资提供了政策支撑,为“互联网+农业”创造了外部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部门应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 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解决创新、创业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上有所作为。五是利用互联网推动农业“众筹”项目的实施。 对于农业领域的好项目,往往因缺资金而搁浅。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动众人筹集资金:让农民参与筹资,建立股权型的农业“众筹”项目;让消费者租赁土地,种什么庄稼由自己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收成归消费者所得。
可以说,“互联网+农业” 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能使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 只要政府加以引导,广大农户进一步解放思想,南充就一定能实现“2018年基本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这个总体目标。
新闻推荐
■6万余人将接受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内容包括45个大项■住户可选择调查员入户登记,也可选择上网填写调查表●本报记者雍宏伟昨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11月1日至15日,全市近500名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