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据气象专家介绍,根据南充市多年来的气候规律,小暑过后,天气开始炎热, 但还没到最热。 对南充来说,小暑的到来,意味着高温、 高热、高湿的天气也就来了。本周日就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了,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大家饮食上应该如何应对呢?
饮食宜清淡 可多吃蔬菜水果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很多市民喜欢把小暑和入伏联系到一起, 所谓的“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不过,今年作为初伏首日的7月12日出现在小暑期间,可见小暑的“热力”不容小觑。
那么, 小暑期间在饮食上应注意些啥呢?据市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陈显荣介绍,小暑期间又湿又热,暑热外蒸,毛孔开放,人体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故不能正面对扇、当窗而眠,避免面神经炎等疾病发生。
同时,小暑过后天气炎热起来,气温动辄35℃上下。人在摄入食物时,也会增加体内的热量, 如果膳食中鱼肉蛋这些蛋白质食物摄入过多,就会感觉更加燥热难受。不少市民会因此食欲降低、肠胃不适,所以小暑时节饮食宜清淡。俗话说“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可多食蔬菜水果,如莲藕、绿豆、苦瓜等,有利于让人感觉清爽;还可以多吃一些酸味食物,如柠檬、葡萄、番茄等,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此外,辣椒之类的香辛料也应少吃,饮食调味以清淡为好。否则,不仅身体经常感觉燥热,还容易出现皮肤油腻、生痘长疮之类的麻烦。
不可过度贪凉 应保证蛋白质摄入
很多市民一到夏天,就喜欢冷饮、冷食。有市民称“喜欢夏天最大的理由,就是冰镇西瓜、冰淇淋等太好吃了。”凉拌菜、凉粉、凉皮等也更加受宠。不少小伙伴感觉吃这些东西比吃热菜、喝热汤更舒服。
那么,夏天喝冷饮、吃冷食有什么讲究呢?陈显荣提醒,夏天不能因为贪图凉爽而不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维持强大的体能和充足的抵抗力,这些都需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做支撑。 而且流汗本身也会损失很多的钠、钾、镁、钙、多种B族维生素,大量出汗也会损失一部分蛋白质。
夏天总的饮食原则应以清淡为主, 但基本需求必须保证。 女性每天应保证60克蛋白质的摄入,男性应保证每天65克蛋白质的摄入量。饮食均衡是四季恒定不变的健康法宝。而且,在很热的时候喝太多冰饮等过于贪凉的行为也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凉拌菜放置时间稍长就会滋生大量细菌,应该少吃。
南充晚报记者 王治钦
新闻推荐
(记者李双早)“邵姐,你看看你,又带着大家来给我家帮忙。”“小王,你身体不好要多休息,我们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在你们需要的时...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