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家志
超声介入微波消融肿瘤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成熟的治疗肿瘤的新技术,以微创、安全和人性化的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广西是肝癌的高发区,但针对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方法为主。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微波消融技术,本报独家专访全区首家系统、规范引入该技术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超声科负责人张巍,为读者深度解读微波消融技术。
记者:张医生您好!首先请您介绍微波消融技术的治疗原理。
张巍: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当微波进入人体被组织吸收后,组织温度升高,正常组织可以通过有效的血液循环散热保持一个安全的温度范围。而肿瘤组织血液循环差,含水分高,易吸收微波能量,升温快又不易及时散热,以致肿瘤组织内温度升高,超出健康组织5℃~11℃,且维持较长时间。因此,利用微波对肿瘤的选择作用,可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的目的。
超声微波消融治疗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是在超声影像的精确引导下,经过皮肤直接穿刺肿块,将一两根微波针置入肿瘤内部,启动发射微波,即在肿瘤控制区形成一个高热场,使蛋白质变性、凝固,致肿瘤细胞坏死,达到杀灭整个肿瘤的目的。
记者:微波消融技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张巍:可用于治疗肝脏的良恶性肿瘤,如肝癌、转移癌、血管瘤等,也可以用于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良、恶性肿瘤,如周围型肺癌、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特别是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腺疾病的育龄妇女,有保留子宫的要求,介入超声便可以解决传统手术不能保全子宫的问题,为患者解决痛苦,带来幸福。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微波消融肿瘤已被认为是治疗多种实体肿瘤的绝佳方法。
记者:与传统肿瘤手术相比,微波消融微创治疗具有哪些优势?
张巍:传统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创伤大,增加病人的痛苦,恢复慢,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应用的药物多,需要输血,费用高,可重复性差。微波消融是近十余年发展较快的一项用于肿瘤治疗的热消融技术,具有定位精确、安全可靠、创伤小、痛苦少、可重复性强、副作用少、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因只在皮肤上有一个直径1.9mm的微小孔,创伤微小,几乎不出血,所以病人术后一般3—5天可以出院,其中子宫肌瘤患者术后1—2天即可出院)、疗效好、费用少等特点。
记者:与射频、激光等其他介入消融方法相比,微波消融的优势在哪里?
张巍:微波消融具有消融范围大、升温速度快,瘤内温度高、消融治疗时间短,凝血能力强,受血流因素影响小,可多针同时作用,性能稳定等特点,是热消融治疗中极具潜力的一种治疗手段。
记者:您如何看待微波消融技术在广西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张巍:肿瘤的局部热消融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作为局部热消融技术之一的微波消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符合未来肿瘤微创治疗的发展方向。相信随着微波消融技术的引进,将为大量患者开辟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为更多渴望健康、珍爱生命的患者朋友带来新的希望。
记者:微波治疗肝癌治疗效果怎样?
张巍:微波治疗肝癌的病人数以万计,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5年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患者,长期生存率较传统手术明显提高,且病人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患者1到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达93%、82%、72%、63%和51%)。
记者:请谈谈市二医院开展爱心救治肝肿瘤活动的意义。
张巍:响应自治区“健康惠民工程”号召,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介入超声先驱者、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创始人、国内权威专家董宝玮教授在了解到广西肿瘤患者不能就近接受科学、系统的微波消融治疗而延误治疗时机后,决定将市二医院作为其在广西唯一的对口支援点,通过参与市二医院开展面向全市的以“关注百姓民生,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的爱心救治肝肿瘤活动,以技术援助、亲临指导及人才培养等方式,将市二医院全力打造成我国西南地区首家以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肿瘤为特色的医疗机构,助推广西超声微创介入事业的发展。爱心救治肝肿瘤活动期间,董宝玮教授将亲自主刀为患者进行手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欢初见冯志宇,给记者的第一感觉是很文气,很难让人把他同节奏感强烈甚至有些嘈杂的架子鼓演奏联系在一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7岁的冯志宇学架子鼓一年多,就捧回了2012年“全国青少年艺...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