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砖砌化田坎
◇张宗友陈才良
本报记者李忠福文/图
12月8日,四川省发改委农经处副处长郑兴平一行,到隆昌县调研砖砌化稻田养鱼。县委书记张勇、副县长万晓燕,县级有关部门领导陪同到现场调研。
郑兴平一行先后到山川镇曙光村、云顶镇金桂村、胡家镇解放村、响石镇的坝上村、永安村等处,实地察看,听取乡镇干部和养鱼业主介绍。
调研组认为,近年来,隆昌“因旱治水”,大力发展砖砌化田面积达8万多亩,培育水产养殖产业,在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涌现出大批先进典型,促进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值得肯定和大力推广。
农业产业成效显
2011年,隆昌县认真贯彻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大会精神,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产业化经营、民生工程、项目推进相结合,克服了52年未遇的伏旱等自然灾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截至年底,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22.4亿元,增加5.2亿元,增长30.2%,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占市下达目标任务3.5%的128.6%。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完成45.7亿元,占市下达目标40.5亿元的112.8%,带动农户12.2万户,占市下达目标11.2万户的109%。
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6657元,增加1145元,占市下达目标606元的188.9%。
继续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1个,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0%。
新发展特色专业村7个,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40%。其中特色种植专业村1个、特色水禽专业村2个、特色水产专业村4个。
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占市上下达目标任务的225%,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4个,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27%;规范发展合作社30个,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5%……
改善民生强基础
今年以来,隆昌县大力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村公路建设以农村断头路、通村通畅工程为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第二批断头路7条68公里主体工程,实施第三批断头路5条51.5公里,完成通村公路135公里,超目标任务19.5公里,完成渡改公路(人行)桥2座、码头3个、公益性渡口2个、农村客运招呼站9个、公路桥梁4座。
农村“水网”建设上,抓住国家大兴水利建设契机,投资14351.5万元,完成了隆昌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0年度建设任务。启动实施响石镇、龙市镇2011年小农水项目,投资187万元,完成了高家嘴、红旗、新桥三座水库除险加固;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对胡家干渠22.78公里的病害渠道的整治;投资1739万元,完成了对石盘滩提水灌区石盘滩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投资1697.51万元,完成了隆昌县城三道桥至党校大小洞坎2.9公里综合治理。新建砖砌化田坎7500亩,蓄水9000万方。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3.1万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
农村“生态”建设方面,实施城周绿化工程,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快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农村沼气和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高产示范建粮仓
今年,隆昌的水稻高产示范再创新高,龙市、山川、云顶、胡家、圣灯等乡镇,作为高产高效创建活动重点实施乡镇,其中,龙市镇为整体推进乡镇。
全县水稻高产创建面积达10万亩,其中:示范区4万亩,核心区4000亩。今年8月,经省、市、县专家组验收,强化栽培高产攻关中稻田块最高亩产达831.8公斤,连续4年突破800公斤,再创川东南地区最高纪录。
全县实现粮食产量26万吨,比去年增加0.2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其中:小春3.2万吨,大春22.8万吨)。实现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20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93.88%。
畜禽养殖显特色
隆昌县以水禽、水产、水稻”为重点,突出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健康养殖、标准化生产,重点抓好龙市镇崇佛村65亩泥鳅繁殖场扩建,扩建后面积达115亩,年销售泥鳅规格苗600万尾以上;在响石镇群乐村新建鱼虾养殖示范场1个,示范场占地185亩,建成后将年孵化各类虾苗达32亿尾,年产商品虾60多万斤。
隆昌县抓住纳入全省培育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的契机,以四海公司为依托,在周兴、金鹅、胡家等乡镇,重点发展畜牧科技示范园区,落实生猪优惠奖励政策,扎实做好品种改良、防疫、补栏、畜产品安全等工作,抓好9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带动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围绕南京雨润公司肉鸭加工的需求,适度发展鸭产业,今年已发展肉鸭养殖重点户38户,新改建标准化鸭舍26600平方米,出栏肉鸭997万只。
蚕桑产业上,重点抓好双凤、胡家两个“万亩蚕桑基地镇”建设,基本实现养蚕标准化、蔟具优良化;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培育养蚕专业大户,带动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在全县打造了以胡家双龙村、响石小咀村等41个村为重点的蚕桑专业村,规范了蚕茧收购管理办法。
林果产业,重点在黄家镇、石燕桥镇完成以巨桉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2300亩,在胡家、迎祥、渔箭镇完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1500亩,新发展产业基地3个,带动全县林果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结合农业项目,把项目资金打捆实施,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村、专业组,打造“一村一品”,推动园区建设生态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示范新村风貌新
从去年开始,隆昌县利用3年时间,在胡家镇、响石镇的28个村,实施新农村示范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新农村综合体“四位一体”建设。
工作中切实围绕建设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水产、蔬菜为主导产业,以村落民居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立足县情、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着力打造田园风光新农村。
截至目前,完成投资3878万元,其中:打捆项目资金865万元,县财政资金406万元,业主和农民自筹2607万元。完成风貌改造390户,建成水泥公路5.3公里,便民路32.7公里,渠道11.2公里,建成2处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和胡家镇解放村鸭养殖基地;建成胡家镇蒲芦村果蔬基地300亩,在建胡家镇盘石村蔬菜基地160亩,发展稻田养鱼1210亩,特色经果林300亩,新建村级办公室3处。
7月28日,全市成片推进高速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会议召开后,隆昌县按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原则,确定高速公路沿线2354户农房风貌塑造,对风貌塑造的工作范围、风貌要求及完成时限作了具体安排。
12月底,预计将全面完成该项工作,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新村风貌将呈现于公路两旁。
龙头企业为依托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隆昌县重点打造畜禽、粮油、兽药、丝绸、竹产品、饲料六大农产品加工产业。
支持福润、四海、都英等家禽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畜禽业。
粮油加工方面,支持旺旺食品、宏泰粮油、恒畅米业等龙头企业。
重点培育维尔康、华蜀等兽药加工龙头企业。
此外,全力扶持,重点培育大千丝绸、汇竹产品、普加特饲料等龙头企业。
今年,新增均益农牧业、云顶茶叶和鑫龙纺织等3家市级龙头企业,全县有省级龙头企业3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户。
隆昌县杏叶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专合组织,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组织已达5户。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45.7亿元,带动农户12.2万户。
2012年,隆昌县将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县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安排部署和会议精神,继续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五文化六环境”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内容、实施农业项目为目标,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强农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全年将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粮食产量稳定在26万吨以上的目标。
水产养殖基地
县区专栏·隆昌版
新闻推荐
盘活社会闲散资金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访四川省隆昌县鹏润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龙
公司总经理夏小龙鹏润“增值保”收益与其他理财收益的比较备注:购置房产和门面以一般县级城市为计算依据。当前,一边是大量的民间资金在苦苦寻找出路;另一边是中微小企业在“钱荒”...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