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隆昌县发改局局长刘高忠则为县域发展缺乏“生力军”而烦恼。因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和文化生活枯燥,到隆昌的年轻人是“来了一茬,又走了一茬”。他摊开一张地图对记者说,隆昌刚好处于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多年前,隆昌曾以此为傲。但慢慢才发现,其骄傲也正是其所在,“不东不西,不是东西。”
尴尬
合作不易,竞争常在
事实上,荣隆二昌的尴尬并非个案。记者调查发现,川渝两地优势资源相对集中于成都和重庆主城,二者对要素的吸纳能力又远大于其溢出能力;加之两地相距较远,其辐射力不及预期,反而致使两地间的中小城市发展乏力。
这一现象被称为“中部塌陷”——原指中国中部地区,面对东部的繁荣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出现了发展水平比不上东部,发展速度比不上西部的尴尬。
重庆直辖之后,将目光聚焦三峡库区,先后出台多个扶持政策;与此同时,随着两江新区的设立,主城极化效应进一步凸显。成渝城市群的中间地带——渝西地区,其经济地位江河日下。
2006年,渝西地区GDP总额960亿元,占全市的27.5%;到2012年,GDP总额虽达到1910亿元,但在全市占比却下降为16.5%。就荣昌而言,1996年,该县GDP与主城渝中的差距为68亿元;到2012年,这一差距已扩大至536亿元。
隆昌所在的内江市,工业产值曾紧追重庆和成都,曾是国家重点产煤地,又因种植甘蔗和制糖业而享有“甜城”美誉。但如今,隆昌的制糖业和煤炭都没落了,处于产业转型的十字路口。四川省委党校还做过一项研究,隆昌所在的川南城市群平均得分竟为-0.345,是典型的中部塌陷区。
荣隆二昌,何方?
多年前,“川渝合作”、“成渝经济区”概念提出。这被荣隆二昌视为难得的机遇:荣昌争当川渝合作桥头堡,隆昌则自称“成渝之心”。
2007年,荣昌发起了“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隆昌率先响应。八区县先后签署了《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协议》及交通、水利、旅游、环保、卫生等“1+10”合作协议。
荣昌县委政研室主任张发明称,“这是川渝两地县级政府自发建立的首个跨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一度被认为是川渝合作的试验田。”
但在合作的外衣下,竞争却无处不在。荣昌提出重点发展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轻纺化工产业;隆昌则称要“进一步改造提升机械汽配、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2012年,某电子企业在荣昌考察良久,最终却在隆昌落户。事后荣昌方面才得知,对方给出的地价更低……
“协作会开了五届,从书记会开成了县长会,现在成了秘书长会。”刘高忠说。
出路
中部崛起,多极支撑
协作会的沉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川渝合作之难。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在行政归属不同的当下,只有川渝两地正视并由更高层级的政府机构来牵头实施顶层设计,着力改变中部塌陷,川渝才有进一步合作、做大的可能。
纵观前30年中国区域发展史,其规律不外乎四个字:行政主导。
由于行政级别的不同,不同城市所获得红利、资源差异巨大。城市的发展梯度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类似荣隆二昌这样的小县城,“被边缘化”不可避免。
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打造“成渝城市群”正当其时。“成渝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的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成渝经济区”更多强调极化成渝,带动周边;而“成渝城市群”是一个“多极”的概念,希望能在成渝两地中间,形成更多极点。
“成渝之间呈典型的断层特征。成渝城市群建设的核心,是建设一批中小城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建设一批中小城市,正是广东做大的重要原因。该省除了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GDP过5000亿元的城市组成的珠三角核心区外,还形成了珠三角外围片区、粤东沿海片区、粤西沿海片区构成的新增长极。在新增长极中,茂名、湛江、汕头等GDP均超过2000亿元。
重庆已经看到这一点。按照市委的最新要求,“渝西地区地处成渝经济区战略腹地,是‘一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建成重庆新的经济增长极、统筹推进‘三化\’的先行区”。
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认为,站在全市角度看,主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窄,再上台阶的难度很大。而荣昌用地条件好、有一定产业基础,又地处成渝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建新增长极优势较大。
“如果采取保护两翼、搞活主城、开发渝西,因地制宜、功能分区、突出重点的思路来推进,未来重庆的经济会进一步提档升级。”荣昌县委书记谢金峰说。
填平中部塌陷,四川已有所动作。四川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促进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今年初,四川又提出“多极多点”支撑战略,提出打造川南城市群,将川南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而隆昌正处于这一城市群中。
“这是隆昌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刘高忠说。
(2013年5月8日《重庆日报》)
新闻推荐
◇张宗基川戏火红的年代,我尚在读小学。等到我懂戏爱戏的时候,川戏已卸了妆,离人们越来越远。川戏的四大艺术流派以“资阳河”历史悠久,艺术成就最大,培养的人才最多,在全川乃至全国的影响...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