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峰伟
日前,在隆昌县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一次展览上,一幅夏布画《幽谷清风》引来赞叹不断。此画最有创意之处在于,虽是国画,却有油画厚重凝练的效果。
夏布又名“土布”,作为一种民间手工纺织品,如今,它不再仅仅作为衣料使用,而是作为艺术品登堂入室,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气息。
让夏布从传统中“苏醒”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其传统的手工技艺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四川隆昌和重庆荣昌等地的夏布都盛名远播。
夏布曾经是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的生活日用品,然而,当牛仔布、卡其、莱卡等的出现,夏布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如何让它从古老的传统中“活”过来,以新面貌活在当下,从而为现代人所用?近年来,一批四川、重庆等地的画家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将国画创作与夏布艺术融为一体,别具一格,自成一景。
夏布天生就是为作画而生似的。夏布质感古朴、挺括、疏朗、莹润,在上面作画,用笔可以更凝练,着色效果和视觉效果也非常好。尤为称妙的是,与在绢、宣纸上作画不同,在夏布上作画,可以利用传统手工技艺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色彩差异和肌理效果,营造独特的效果。夏布纹路唯一,所以夏布画也具有唯一性。而且不易损坏,不易变质,能长久保存,也因此成为不少画家喜欢的材料。
“土布”上作画自成一景
据悉,如今在四川、重庆等地,已有上百位画家尝试在夏布上作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画悠久的历史巧妙结合起来,在继承和创新上有所发展,带给画家们别样的体验。
2001年,年过花甲的何君哲退休了,便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中。2006年,他发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折扇传承人陈子福的夏布折扇和夏布绘画很有意思。“为什么我不可以在夏布上绘仿古画呢?”说干就干,何君哲马上买来夏布开始尝试。
“一开始并不很顺利。”由于夏布跟寻常绘画所用的宣纸在纹理、质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何君哲并不能很好地在夏布上走笔、晕染等。但经过反复尝试,何君哲最终摸索出夏布仿古画的一些绘画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如今,他创作的夏布画除一部分赠送亲朋好友外,大都被企业订购。何君哲曾仿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五牛图》,画中五牛姿态不一,憨厚、执拗、放达、哀怨、风趣神情各异。同时,何君哲忠实原作,摹出乾隆御题七绝原文、宫廷印章,以及收藏家、鉴赏家各种篆书印章数十枚,令人爱不释手。“这幅《五牛图》,被重庆丰都县的一家公司先后订购了200幅。”
无独有偶,2008年,年近六旬的内江画家先永成偶然看到一位画家创作的夏布画,其古朴的质感深深地吸引了先永成。他开始根据夏布的特性,结合国画的一些绘画技法,耐心地实验、琢磨。经过一年的实验和创作,终于成功。2009年,先永成在隆昌举办了夏布书画作品展。
先永成介绍,夏布画“小尺幅的画一个星期,有些复杂的画几十天”,而价格也从几百至数千元不等。
据悉,因为与艺术的结缘,夏布也从以前的每匹300元上涨到八九百元,有的甚至到了一两千元。这门古老非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隆昌路径”8月17日19时,吃过晚饭后,隆昌县市民刘昌华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刚刚建成的占地170余亩的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散步。“下面是前两年建成的莲峰公园,上面是正在建设的图...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