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慧本报记者李忠福
走近隆昌县响石镇新农村综合体,一幅美好画卷映入眼帘,道路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民居风貌独具风格……
一年来,“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核心区及辐射村组已整体流转土地5000亩,完成投资13500万元,占建设任务的107%,已初步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
据了解,响石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涉及群乐村、巴山村和圣灯镇二郎村、三台村共2个镇4个行政村,核心区面积1.82平方公里、农户450户。
响石镇新农村综合体以“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现代农民”为目标,以“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为要求,以“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主体”为原则,按照“一年初见成效,形成亮点;两年全面完成,典型示范”的工作安排,计划投资1.26亿元,力争两年时间,将“群乐人家”综合体建设成为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的丘陵地区农村新型社区典范。
综合体核心区布局为“四区、三节点、两环”。“四区”为川南水乡民居区、特种水产养殖区、林下特种养殖区、立体农业示范区;“三节点”是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新村产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休闲接待中心;“两环”为串联产业发展区及各节点的“曰”字型道路主骨架。
综合体推进以来,响石镇干部职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下大力,流大汗,付出了辛勤努力和心血,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出现可喜变化。
民居风貌焕然一新
建成以“白墙、灰瓦、穿斗、翘檐”为主格调的四合院民居53户,风貌改造398户,突出川南民居元素,体现地域特色和青石文化特色。
特色产业连片发展
新建68口标准化养殖池,成为内江最大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养殖品种有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华绒毛蟹、娃娃鱼、鳄鱼等10余种水产品,产品远销上海、成都、重庆等地,2012年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依托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带动农户发展万亩特种水产养殖。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建成产业园区公路23公里,民居公路3.062公里,入户便民路及梯步10公里,全面打通“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交通主动脉,依山就势建成“曰”字形交通骨架,综合体内的道路硬化率、入户率达100%,边沟、路灯、标示标牌等附属设施配套完善;实现451户统一集中供水、供气,管网入户率、安全饮水率达100%;电力、有线电视、排水、环境卫生等设施设备完备,供电普及率、有线电视覆盖率、垃圾集中收集率达100%。
公共服务配套完善
建成村级活动场所800平方米,配套便民服务、卫生服务、警务服务、信息培训、农村产业技术服务、文化体育、综治调解以及幼儿园等;建成青石雕牌坊1座、亲水广场1500平方米,篮球场500平方米,安置了健身器材、广场灯光等配套设施。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栽植银杏、桂花、香樟等花卉苗木147015株(丛),绿化面积140亩;新建生活垃圾库6座,安置垃圾箱20个;配套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沼气处理池300立方米,配套管网2180米,增强聚居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实现达标排放。
镇党委书记曾健表示,下一步工作中,他们将围绕“开园办节”和“示范带动”,拓展乡村旅游。利用综合体山清水秀的景色,筹备十一月开园办节。同时,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隆昌的新农村建设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徐艳梅文/图8月23日,东兴区汉安大道与太白路交会处,几十名工人正在对北京华联内江购物中心项目进行外墙装饰。这座总投资约6亿元、占地22亩,集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住宅楼于...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