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3.2万台,收割面积达1500万亩
本报讯 (王成栋 记者 许静)“往年这个时候才开始收割水稻,今年提前了。”种粮大户刘小龙正站在机耕道上,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指挥收割机驾驶员。
8月23日上午9时,隆昌县圣灯镇三台村正在举办水稻机收现场会。泛黄的田野里,七八台水稻收割机在来回穿梭忙碌,4名搬运工正在将稻谷装车。
今年气温偏高,水稻栽植提前,四川省水稻机收从7月底就已启动,目前已进入机收高峰期,比上年提前一周左右。截至8月22日,已收获942.2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2%,收割速度较去年提升两成。预计今年四川省将投入水稻联合收割机3.2万台,收割面积达到1500万亩,机收比例将超过50%。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机械化收割是节约成本和规模种植的必经之路。”隆昌县农业局农机股负责人杨华军介绍,在当地,一亩水稻人工收割成本约在500元;采用机收,只需花费260元,能节约240元。
为提高四川省机收水平,满足农户农机需求,全省各地积极执行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购买中小型收割机。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已发放农机购机补贴4.4亿元,补贴各类水稻收割机2800多台。此外,四川省还引进江苏、安徽、湖北等外省各类收割机7000多台,比去年增加50%。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水稻机收价格较去年每亩上涨10—20元,部分丘陵地区机收价格突破360元/亩,全省平均机收价约在200元/亩。然而,受油价和劳动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农机大户、合作社利润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为减少机收成本,省农业厅已联合石油公司给农户办理农机加油卡,每升柴油可享0.15元的优惠。
新闻推荐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隆昌夏布,被誉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活化石”,现在隆昌周兴镇、响石镇、石碾镇仍有众多个体作坊织布。隆昌夏布已被广泛用于绘画、书法、制作折扇、团扇面、服装等工艺和日常生活用品...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