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仁胜)中秋节后,当内江大多数地区的稻田里只剩下稻桩时,隆昌县部分乡镇的稻田里却是金黄一片,20余天后,稻田里将再次响起“呜呜”的打谷机声。
9月23日,记者来到隆昌县云顶镇,了解再生稻生长情况。沿着公路一侧行走,远看可见黄灿灿的水稻望不到边,近看可见颗粒饱满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云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易春贵介绍说:“针对今年隆昌高温多雨的气象条件,镇上加强了种植再生稻的技术培训、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时间、统一栽培的方式,示范田内的再生稻亩产预计可突破350公斤,个别稻田亩产有望超过400公斤。”
在一块稻田里,记者遇到了正在查看再生稻长势的村民郑昌禄。他捧着稻穗说:“你看这再生稻颗粒饱满,手感扎实,长得比往年更好。现在基本上是七八成熟了,估计再过20天左右就可收割。按照亩产300公斤来算的话,除去化肥农药等成本,一亩田能增收300多元。”
据悉,隆昌县头季稻生长期间的气温高、光照强,头季稻生育进程快,生长健壮、平衡,对蓄留再生稻极为有利。今年,隆昌县在全县主要公路干道两旁建立南北两条10万亩的再生稻高产示范带,带动和指导全县再生稻生产。全县共蓄留再生稻25万亩,预计有收面积超过2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100公斤,总产超过2万吨,分别比2012年增加5万亩、20公斤、0.8万吨。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破解“两难”用制度固化“引领成果”基层的探索,还需要规范和制度“引导”。在试点基础上,内江探索向纵深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东兴区花园村毛玉才说,开始把“...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