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段春秀
数年前,当问起内江的“平安指数”,我们可能会犹豫怎么回答。
数年后的今天,当再次问起内江的“平安指数”,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并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
安全感的“底气”,来源于内江市大力推进“平安内江”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平安体系”。
便民惠民
健全基层服务体系
在隆昌县黄家镇,有个便民热线“政务110”,当地群众只要拨打“3650110”,就可以进行政策咨询、困难求助,或寻求致富指导。
“‘政务110’让干部更贴近老百姓了。”黄家镇龙王村村民李太清对“政务110”赞不绝口。2012年夏季,雨水冲断了龙王村一段路,村民拨打了“政务110”,镇干部及时联系并抢修,让村民很快恢复安全通行。
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基层服务体系,内江市还在市中区、隆昌县全面启动了网格化管理,将镇、村、组分解为一个个小“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处理问题,最大程度地方便了群众。
针对农村社会治安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内江市探索在农村建立“乡村管家”——“大院长”制度。目前,全市推选了3500余名“大院长”,这些“大院长”活跃在乡邻之间,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维护着农村社会治安。
这只是基层便民服务体系的一个侧面。
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钱永玲介绍,为转变乡镇(街道)职能,方便群众,一些乡镇开始尝试搭建为民服务的新平台,如隆昌县李市镇开展了党员干部“直通车”活动,让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方面,内江市采取在人格上尊重、感情上亲近、生活上关心、权益上保障、心理上疏导的方式,基本实现了轨迹化管理人口、分类化管理特殊群体。
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内江市形成了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信访疏导为支撑,以专业调解、行业调解为主体的横到边、纵到底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及时成功调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科学布局
筑牢城市治安防控网
社会治安与群众的安全感息息相关。为此,内江市科学布局,筑起严密的城市治安防控网络——
每天,在市中区,便衣民警高云都会穿上便服和其他同事在街面上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物,他们随时准备出手,为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在群众身边筑起一道隐形的“平安墙”。
为了加强街面巡逻,内江市建立了网格化巡逻机制,在全市新增协警500余人,24小时屯警街面,由公安指挥中心统一调度,第一时间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为了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内江市投资3900余万元用于“天网”建设,新增街面监控点位1000个,累计达1300多个。同时,还积极探索“警企共建”、“企业联防”、“企社联防”三联模式,推进重点领域治安防控工作,全市目前安装视频监控的单位达1500多个、住宅小区达500多个,社会力量安装监控探头达6000多个。
在区域警务协作方面,内江市还初步形成了以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和单位、小区防范为基础,多警联动、警民联动的城区治安防控格局。
街面有巡警、高处有“天网”、单位有监控、岗亭有民警……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内江市筑起严密的城市治安防控网,群众的安全感大幅提升。
借鉴创新
探索“内江经验”保平安
为了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内江市不断借鉴创新外地经验,探索了符合内江市市情的“内江经验”,为打造“平安内江”增加了动力——
针对以往老旧小区治安差、卫生差、秩序差的情况,内江市在城市老旧小区推行以“保洁、保安、保绿”为主要内容的“小物管”机制,形成了以隆昌县金鹅镇隆泸大院、市中区牌楼街道南鞍路小区为代表的“小物管”示范小区,老旧小区“三差”得到了全面改观,从而使“小物管”深得民心。目前,全市老旧小区建立了60余个“小物管”。
或车巡、步行,或武装、便衣,开展全天候、全覆盖、专业化、常态化的网格化巡逻防控……内江市让“警灯闪起来,岗亭亮起来,民警走出来,口子扎起来,装备亮出来”, 切实提高了群众见警率,在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群防群治方面,内江市还不断开辟新路径。市中区把乡镇群防群治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区、乡分担乡镇专职巡逻队经费,有力地确保了乡镇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隆昌县石碾镇积极整合协警和村(社区)巡防力量,建立了警民联防机制。
“现在咱院子里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发生过偷盗、吸毒、抢劫案件了,小区治安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很满意!”隆泸大院居民李兆先告诉笔者,现在,他们从一个治安环境差的大院变成了“安全大院”。
钱永玲介绍,近年来,内江市瞄准建设“全省最安全城市”和建设“全国平安示范区”,全面推进“平安内江”建设,汇聚平安正能量,全市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并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百姓的“平安梦”渐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飞12月18日,隆昌县黄家镇螺蛳村。下午4点,从村民周家君家中走出来时,老党员杨万良长舒了一口气。“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作为螺蛳村挂牌服务的四名党员之一,杨万良在今年年...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