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飞
12月18日,隆昌县黄家镇螺蛳村。下午4点,从村民周家君家中走出来时,老党员杨万良长舒了一口气。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作为螺蛳村挂牌服务的四名党员之一,杨万良在今年年初接到周家君的反映,他想申请县里的离职村干部补助。但咨询相关部门得知,周家君是镇上工作后退休的,并不符合条件。于是,从年初到现在,周家君多次打电话咨询村党员,想再次申请。
“三次聊天,都是在周家君家里,也是为了方便他。”杨万良说。之后,他拿出自己的民情日记,用红笔在周家君的名字后画了个勾。记者见到,日记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事件:10月10日,7组和6组村民马路纠纷,已解决;7月20日,帮9组村民李家鸿打谷子……
“像杨万良这样的挂牌服务党员,在全镇有197名,他们为全镇32个村、2个社区的60000多名群众服务。”当天,随行来到螺蛳村的黄家镇副镇长黄英说。
2011年,黄家镇创新基层服务方式,提出“构建一张服务网络、组建一支服务团队、搭建一组为民载体、兑现一份服务承诺、健全一套服务机制”的“五个一”工作法。创新开通了全省首个“政务110”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紧急救援等服务。
依托“政务110”平台,全镇设立了党员服务室,要求党员服务室人员10分钟内电话答复群众简单问题、10分钟内赶到现场应急处置、10分钟内向上级网格反映复杂问题。最终形成了“镇—村—组—党员服务室”这样一个4级网络的“10分钟党员服务圈”,老百姓有事,足不出户,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
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杨万良,个性随和,常常帮助村里人,较受村里人爱戴。今年年初,他被选为挂牌党员,并公开了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
“村民遇到事情不用出村,只需一个电话,我便帮助解决问题。”这是杨万良上任时的承诺。从今年年初上岗至今,杨万良已成功处理了7起村民反映的问题。“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办结时间最快的仅为5分钟。”
“村民有事不出村,居民有事不出镇,将党员服务的点下沉、再下沉,尽最大的努力方便老百姓,直到把问题化解在最基层,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黄家镇党委书记秦振尧说。
截至今年11月底,“政务110”共接到群众来电2394人次,办结率达100%。“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接到的群众来电下降了25.7%。村民们的来电少了,说明他们遇到的问题也少了一些。”
新闻推荐
(李廷高邱康兰)2013年,隆昌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完善《隆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和《隆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细则》,将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