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靓丽新城入画来——隆昌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1-27 03:4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忠福文/图

“大寒”之后的隆昌,连续数天,冬日暖阳。

漫步于南关、北关石牌坊旅游景区、置身于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徜徉于宽阔整洁的隆华路、驻足于气势恢宏的天运楼……

北部新城高铁新镇呼之欲出、新农村综合体产村相融的范例“群乐人家”、依山傍水的“幸福古宇”......

如今的隆昌城乡大地,日新月异,生机盎然。

这是隆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动缩影。

翻开“五项任务”篇章,“新型城镇化”亮点纷呈,令人惊叹。

2013年12月21日~22日,在成都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川南城市群中的内江隆昌,其交流发言材料摆放在每位参会代表的桌上。

“这既是对隆昌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隆昌的鼓励和鞭策。”隆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德超如是说。

过去的一年,隆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加快发展,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可复制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一张蓝图绘到底

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创造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城市?

“传承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色。”隆昌充分挖掘独特的牌坊文化、驿道文化、青石文化,依托古宇湖的自然风光,考察学习杭州西湖的成果经验,邀请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隆昌城市发展把脉,确立“天下牌坊三古游、一城绿色半城湖”和景城一体独具魅力的特色中等城市定位,奠定城市发展的“根”和“魂”,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科学蓝图。

一年来,围绕城市定位,隆昌完成了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25平方公里城市近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城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完成了17个镇乡总体规划修编和界市、龙市、普润3个镇乡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编制完成新城核心区道路路网、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公共交通3个专项规划和54个新村聚居点规划。坚持专家技术审查、住建部门复核、规委会审核的城乡规划审批机制,做到规划执行不走样,杜绝规划和建设“两张皮”,“一张蓝图绘到底、管到底、建到底。”

1月18日,记者在隆昌偶遇一群来自乐山市委党校和乐山师院的骑行团队,名叫周小林的游客说,他们喜欢周末组团骑行健身,此前,从乐山出发往宜宾、经泸州到隆昌。

“在川南城市群中,没想到隆昌是如此美丽,城市规划建设很有特色,像牌坊景区、莲峰公园、古宇湖等,而且,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周小林的惊讶之语,道出了许多外地人对隆昌的赞誉。

隆昌,一座来了就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以文塑城守住“魂”

谈及隆昌的新型城镇化,隆昌县住建局局长郭飞说,“中国石牌坊之乡”是隆昌的一张城市名片,这使它有别于其他城市,隆昌城乡规划和建设必须要研究隆昌独有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点,使其成为有文化情感的城市。

年前相继完工开放的“天运楼”和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做了有力诠释。

“天运楼”是北关石牌坊古驿道景区内的一个重要节点建筑。“天运楼”位于隆昌县城北部道观坪,为隆昌老八景之一“道观凭眺”的所在地。据隆昌县志记载,明代一块重近160公斤陨铁坠落于此,清代时被掘出视为“天降神物”珍存。为延续历史文脉,隆昌于2010年启动建设该楼。取“陨”的谐音“运”而得名“天运楼”。)其主要功能为在石牌坊古驿道上的游人提供登高望远,遥观城景之用,楼的设计风格为仿清式塔式建筑。目前,该楼已竣工,“天运楼已成为隆昌的地标性建筑。”县住建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元旦,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向市民开放,这个曾经的荒坡杂草丛生之地,在保留原有水面、原有地形地貌后,打造成了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的城市公共湿地。

古朴凝重的戗柱牌坊、白鹭群雕广场、“春夏秋冬”的四季梯步……公园内,绿树成阴,游客川流不息,老人们悠闲地享受着冬日阳光、孩子们尽情地玩乐嬉戏。

“光是打造这处18米高的戗柱牌坊门,包括主柱,前后12根戗柱,就耗材1400多吨隆昌青石。”项目经理余万贵说。

亭、廊、水榭、雕刻等景观工程,这些仿古建筑达到了理想效果。从印记牌坊、民俗舞龙台、纳福呈祥照壁、渊源厚重的文化墙、小桥流水人家等众多景点,一路走来,使暄嚣浮躁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回归之旅。

2013年12月11日,市委书记彭宇行到隆昌调研,对隆昌的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给予充分肯定,城市建设要以群众满意和期盼为标准,在城区建设百姓休闲娱乐的生态公园,就是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同时,也改变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

的确,隆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莲峰公园、南关、北关石牌坊景区,还是天运楼、生态湿地建设,都格外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以提升城市品位。通过挖掘历史,把这些地点深厚的历史渊源融入到建筑设施当中,以雕塑和人工雕刻等实体艺术形式,让城市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出光彩。

正如隆昌著名作家邱承佑所说,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这些公共文化“作品”,成了政府和老百姓交流的平台,犹如一所社会文化大课堂,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教育。近年来,政府倾力打造的这些惠民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绿地多了,公园美了,河道宽阔了,街道漂亮了,隆昌人的生活更幸福了。”家住游乐园社区的彭传芳大妈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民生为本促和谐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生活更美好。隆昌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从全局着眼,从民生出发。真正让进城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可创业、能就业,“城镇化”才能释放出最大的正能量。

近年来,通过基础设施、旧城改造提升、产业升级、生态建设等,新型城镇化的隆昌路径越走越清晰。

目前,新城核心区已形成“四横三纵半环”的城市道路体系,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合理布局的行政、文体、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莲峰小学、莲峰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影视文化中心等文化功能配套项目相继启动建设。

在按规划有序推进新城建设的同时,2012年初开始实施的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两年内已全面完成城区主次干道的黑化;生态绿化工程上,完成了对隆昌河的整治等工程,正实施城市旅游生态休闲走廊、古宇湖北入口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县城主次干道、主要节点、标志性建筑的亮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

棚户区改造上,顺利完成了县城北关片区、跃进街等棚户区改造,累计达3962户;青年路、马家巷棚户区改造正加快推进。2013年2月,省委书记王东明到隆昌调研时,对隆昌北关危旧房改造等民生保障项目的惠民工程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为此,隆昌要求,在城乡建设中,着力保护好城市水系和生态,防止形成缺乏生态和休闲空间的“水泥森林”,让城市完全融入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隆昌深知,提升城市面貌,改善基础设施,仅仅是隆昌新型城镇化迈出的其中一步。只有走“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才能避免重蹈空心城镇化、片面城镇化的覆辙。

按照东部工业区、西部宜居区的城市功能定位,隆昌在东部布局省级经济开发区——川渝经济合作隆昌工业园。目前,已形成承载面积12.5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8户。正在加快实施的仓储物流园、恒信购物商场、都英新世纪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及规划建设的西区城市商业综合体和五星级酒店,旨在提高城市服务业比重,推动服务业与城市相融。

去年,隆昌的工业园区、城市服务业、建筑业吸纳就业8万人,城市管理提供公益性岗位1020个。“十二五”以来,已建成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共6805套,在建3510套。

新的一年,隆昌将继续强化规划引领,以“四纵三横两园一廊拓新城,四馆三校两院一体强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惠民生”为思路,加快发展县城新区;以界市、龙市、石燕桥、响石、黄家等新镇为重点,带动小城镇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以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核心,积极发展龙市镇的黄坡、林峰,古湖街道的古宇、工农等美丽新村,到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6.5%。

新闻推荐

隆昌县中山路道路工程项目招商公告

隆昌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014年拟实施中山路(含万隆街、卫星街)道路工程项目,本项目采取招商模式进行建设,现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投资人参与本项目投资建设,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概...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靓丽新城入画来——隆昌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