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邹英实习生胡满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农业局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交心谈心等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梳理,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主要有——
◆基层调研不实,存在“被调研”现象。
◆改善民生措施不多,存在“力不从心”现象。
◆接地气不够,存在“衙门作风”现象。
◆回应群众期盼不积极。
◆对农业发展调研不深入。
◆“技术走基层”不实。
◆落实惠农政策缩水走样。
◆解决群众需求力度不够大。
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农业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逐条分析,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让群众满意。
广泛开展专题调研。
针对“对内江农业发展调研不深入”问题进行整改,制定了以“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方案。局领导在农机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土地流转、基层农业执法、蚕桑产业发展、农民负担监管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为内江市提供了农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针对“中梗阻”等问题进行整改,印发了《关于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严肃工作纪律的通知》,制定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上下班签到等制度,重点解决政令不畅、推诿扯皮、工作不实、执行走样、办事效率低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中梗阻”问题。
确保惠农政策落实。
针对“落实惠农政策缩水走样”问题进行整改,对全市各县(区)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农机质量和农机安全监管,今年3月开展了“放心农机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监管和事故隐患排查,开展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今年上半年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
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针对“个别党员干部对自己廉洁要求不够严”问题进行整改,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并成立督查组,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作风纪律的行为和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领导干部一律先免职,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针对“深入基层不够实”问题进行整改,开展了“双联”,“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技术走基层”,党员志愿服务,“双报到”和“十万党员结对帮带十万困难群众”等活动。
市农业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开展“技术走基层”、“结对帮带”等活动,竭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让广大群众受益,深受群众好评。
全市农业部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开展“技术走基层”等活动,服务农民“零距离”,切实解决了他们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市农业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大体系”,完善了质量安全追溯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近日,记者深入光明村、工厂化育秧场、市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探访内江市农业部门在走基层、解难题等活动中,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如何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东兴区小河口镇光明村村民王体玉:
我家有3亩无花果树,以前我们按传统技术管理果树,结果虫害多、产量低。今年,我参加了农业部门组织的无花果栽培技术培训后,学会了怎样修枝、治虫、施肥,让我有了增收的希望。对于农民来说,技术培训好处很多,希望农业部门以后多组织这样的培训。
市农广校水产班学员罗泽安:
我养鱼虽然已有20多年历史,但是以前只晓得鲢鱼、鳙鱼是专门吃浮游生物的。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后,我才知道,鲢鱼、鳙鱼通过驯化也要吃颗粒饲料。阳光工程培训让我收获很大。
市民李刚:
农产品质量关系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曾经害怕买到残留农药的蔬菜,买叶类菜时,总是选有虫眼的。但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无形中对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形成了“压力”,这也为我们消费者把好了“入口关”。
走基层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光明村是东兴区小河口镇较偏僻的一个村。曾经世世代代靠发展传统农业维持生计,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以前我们村有几十亩无花果树,由于缺乏技术,没怎么管理,产量很低。”近日,村党支部书记滕清万告诉记者说。
去年和今年,该村大力发展无花果,共栽了1000亩良种无花果树苗。
树苗栽起了,没有技术可不行!市农业局于今年3月启动的“技术走基层”活动为光明村解了燃眉之急。
“农技人员来到我们村,面对面地给村民讲解无花果栽培技术,群众听得特别认真。”光明村村干部李碧燕说,今年以来农技人员已到村里开展了3次培训。
“市农业局不仅为我们村送来技术,还送来19吨肥料。”当了21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滕清万感激不已。
根据酿酒高粱的市场需求,内江市积极发展酿酒高粱,今年继续以东兴区为核心发展高粱种植,实现订单农业4万亩,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最大限度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高粱是帮助东兴区石子镇石子村村民增收的农作物之一。市农业局到该村开展“技术走基层”活动后,市农业局负责人建议红粱种植专合社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提供优质高粱种子、种植及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提供收购保障,让种植高粱的农户真正受益。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农业局50名科级干部分别联系一个村开展“技术走基层”活动,98名干部职工联系112户困难群众开展帮扶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走基层”活动266人次,走访了309户599名群众,其中县级干部开展“走基层”活动80人次,走访了126户240余名群众。
通过“走基层”,开展了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科技服务、义务劳动、捐钱捐物等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检测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近日,记者在市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看到,检测员专心致志地做农产品质量检测前的处理工作。
“我们检测的蔬菜有芹菜、黄瓜、青椒、食用菌等。”一名检测员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
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等质量安全指标,是该中心的工作任务之一。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内江市完成了两次攀西农产品检测中心代表省农业厅对内江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威远、资中、隆昌、市中区、东兴区的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150多个。其中,例行检测内江市蔬菜合格率100%,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水果合格率也是100%。
同时,该中心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两次例行检测和对资阳、内江蔬菜生产重点县的专项检测任务,共抽蔬菜、水果、食用菌等样品200多个,无一差错,为科学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面对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新的问题,农业部门有着更大的压力。为此,市农业局创新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大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长效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重示范
提高粮油作物产量
今年春天,内江市第一个机插水稻基质工厂化育秧场在隆昌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育秧场由隆昌县诚隆粮油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主要用于水稻集中育秧,供1000亩流转水稻田种植。
“采用机插水稻基质工厂化育秧技术,大大简化了水稻育秧过程,而且节种省工、成功率高、秧苗质量好,与机插秧技术兼容性强。”隆昌县诚隆粮油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小龙说。
这是内江市水稻育秧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让人高兴的是,全市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和农民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代耕、流转、承包等形式积极探索规模化经营。
今年以来,市农业部门围绕全年粮食总产152.3万吨的生产目标,及早部署相关工作,狠抓面积落实,杜绝土地撂荒;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全年粮食计划播栽459万亩,比去年增加1.1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内江市粮油高产创建共建立30个万亩示范片,其中小春8个、大春22个。小春小麦建立6个万亩示范片,实际建立6.1631万亩;油菜2个万亩示范片,实际建立2.214万亩。大春高产创建方面,各县(区)建立了高标准的示范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新闻推荐
(实习生朱怡雨)9月9日,隆昌县古湖街道张拱桥社区外站路168号(原磷肥厂家属宿舍)住户说起目前的居住环境,一直点头:“不错,向社区反映后,很快就改进了,晚上随时出门都有路灯照明,这都是政府为大家做的...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