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还会压坏路面、桥梁等交通设施,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在今年12月2日全国第三个交通安全宣传日,超载与超速、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一起被公安部列为七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去年底以来,内江市在全市范围内国省干道、县(区)道路上组织开展货运车辆和农用车辆超限超载的专项治理行动,通过路面管控和源头监管并举,推行倒查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一年查处超限车辆38954台次,卸载货运车辆7685台次,卸载货物达104235吨,有效地打击了恶意超限超载行为。
但是,许多货车司机依然为了逃避治超检查,“损招”百出:配对讲机、利用摩托车探路,甚至花钱在公路节点处雇用信息员打听查超信息……超限超载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本报实习生 张小丽 文/图
查访:
一年查超3.8万台
4个路段是超限超载“重灾区”
12月16日一大早,天气阴冷。市中区东站转盘,货运车司机李忠寿草草在路边摊上扒拉完一碗牛肉面,就准备出车去上货。“以前都是超载,一般要等到下午或者晚上出车。现在查得严,加装的挡板都拆了,白天上路也不怕了。”李忠寿的话里透着坦然,也流露出几分无奈。
据了解,从去年年底全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以来,内江市在全市范围内国省干道、县(区)道路上组织开展了货运车辆和农用车辆超限超载的专项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全市路政部门共检测车辆80.2万余辆,查处超限车辆38954台次,卸载货运车辆7685台次,卸载货物达104235吨,劝返货车25399 辆,有效的打击了恶意超限超载行为。
数据还显示,目前市路政支队直管全市境内国道129公里,省道67.3公路。由于是连接泸州、资阳、安岳等地的建材货物运输通道,国道321线隆昌段、资中段、东兴区段等部分路段,以及省道206线市中区白马段等四个路段是超限超载现象频发的“重灾区”。
超限超载隐患多
超限车赚1元公路要“赔”100元
超限超载车辆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压坏路面、桥梁等交通设施,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
据交警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超载行驶会使轮胎变形,加大摩擦,导致轮胎寿命缩短,极易发生爆胎。且超载后车辆离心力增加,车辆制动距离延长,导致车辆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失效撞车等。去年12月8日,成自泸赤高速发生19车相撞,8人死亡、23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一辆川A牌照的重型半挂牵引车严重超限超载,车辆制动性能减低,驾驶员无法掌控引发的。
同时,超限超载车辆对公路、桥梁造成损坏,缩短公路使用寿命,增加公路的建设、维修费用。据测算,一条设计使用寿命15年的高速公路,如果行驶车辆超载1倍,使用年限将缩短90%;超限超载运输每盈利1元,需要付出公路损坏100元的代价。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超过300亿元。
市公路局工作人员透露,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内江市每年道路养护维修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同等条件下,一条超限超载车辆通行较多的路段比普通路段的养护费用,平均每年高出200到300万元。
究因:
“超限超载”为何常见多发?
车主:“不超不赚”成潜规则
在今年12月2日全国第三个交通安全宣传日,超载与超速、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被公安部列为七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据公安部消息人士透露,从近年查处情况看,上述七类行为占所有交通违法行为总量近四分之一,超速排在首位,超限超载则常见多发。
为了遏制超限超载现象,交通部于2000年4月就颁布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并在全国启动了治超工作。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治超工作仍然“在路上”。超限超载为何这么难“治”?
走访中,车主们告诉笔者,超限超载有多危险,其实司机们心里很清楚,大家都打心底不愿意超。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随着货运车辆的不断增多,运输市场竞争激烈,运输业主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必须降低成本,导致运费不断下调。而在燃油成本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司机和运输业主只有采取超限超载的方式来弥补利润的损失。在这种恶性竞争的背景下,“不超不赚钱”就成了运输行业的潜规则。
此外,目前运输市场上货运车辆挂靠问题突出(即货车车主只要每月向运输公司交纳一定费用,便可将车辆挂靠到货运公司名下),也是导致超限超载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这些货运企业虽然收取了货车车主的管理费用,却没有落实监管责任,对于货车如何运营全然不管,导致货车车主我行我素,想超就超。
执法者:执法难度大
司机为逃避检查“损招”百出
按照规定,对于超限超载车辆,路政部门可以依法对其实施罚款、卸载,但当遇到蛮不讲理的拒检、不配合时,如果没有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协助,路政执法人员也无可奈何。
路政部门执法人员表示,超限运输车辆多拉快跑追求利益最大化与路政部门保护路产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体。受执法力量限制,路政部门不可能做到全天候、全路域同时开展执法,货车车主趁机突击超限运输、夜间集体冲关,利用接道口逃避等等,加大了路政执法难度。
据基层路政执法人员讲述,在国道321线资中鱼溪路段,部分超限车辆甚至配备了远距离对讲机,用小车或摩托车在前探路,特别是凌晨利用车多人多的优势,各自分工跟踪或搜寻执法人员、执法车辆,然后互通信息,及时掌握执法人员动向,逃脱执法检查。
而在夜间,部分货车车主利用夜间执法人员少,集体冲关拒检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国道321线隆昌山川路段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超限车见路政人员少,趁执法人员处理前车之机,尾随其后的几辆乃至十几辆车借着夜色,不服从执法人员指挥,不顾执法人员安危,直接冲关拒检。路政人员从安全角度考虑不能去追车,只能看着超限车消失在眼前。
此外,内江市境内国、省道平面交叉路口众多,路网四通八达,部分司机充分利用接道口逃避执法。如国道321线内江段全长129.1公里,跨越内江4个县(区),与之交会的平面交叉道口多达400余个,超限车一旦发现前方有路政人员治超便打“避让战”,马上从其他路口驶离,避让检查;更有甚者,个别运输业主花钱在公路节点处雇用信息员,超限车货物装好要经过该路段前,先向信息员打听有无路政执法人员,有则停驶,无则快速通行。
拆招:
向顽疾开刀
从路面管控向货运源头延伸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超限超载一直屡禁不止,司机们层出不穷的逃避手段,也给治超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今年的治超工作中,内江市除了加强路面管控,对查获的超限超载车辆严格实施卸载和罚款,还加强对面向社会公布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进行巡查,严控超限超载车辆驶出场地,力求从源头上遏制超限超载现象。
以隆昌县为例,工农煤矿、富申水泥搅拌厂是政府重点监管的货运源头单位。目前两户企业均与交警部门建立了联合巡查制度,企业负责人主动加强对货运车司机进行治超宣传,使得企业超限超载现象大大降低。
首推责任倒查制
执法人员放行超限车被追责
今年4月的一天,东兴区治超点的部分执勤人员领到了一张治超“罚单”:作出深刻检查及扣除一个月的绩效考核工资。这是由于他们在治超工作中,因为工作疏忽,误将一辆超载车辆放行而酿成的“苦果”。
原来,在4月13日凌晨2点20分,一辆川K牌照的货车行至成渝椑木联合治超站时,驾驶员利用凌晨视线不良和车辆较少的机会,私自移开警示桩,并在车辆过磅时有意让部分轮胎超出称重仪,使检测数据失真,导致该治超点工作人员误将其放行上路。事后,该货车车主及其所属物流公司均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处理。而治超站的当班工作人员也被连带追究责任。
东兴治超站的工作人员领到的绝非首张治超罚单。今年以来,为了强化治超执法力度,规避违规执法行为,内江市推出首查责任制,对未处理到位放行的治超点和工作人员,实施责任倒查,严格杜绝违规执法行为。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已开出两张治超“罚单”。
延伸阅读
货车一年超限3次以上
将吊销车辆营运证
按照省交通厅相关规定,在今年12月31日以前,内江市集中整改专用车超限问题,要求货车高度不超过4.2米,宽度不超过2.55米,整车长度不超过30米,尾部伸出货箱部分必须切割。
对行驶高速公路以外其他公路的货运车辆,超限20%以下的,实行教育,暂不罚款;超限20%-30%的,实行教育、罚款或卸载,超限30%以上的,一律卸载,暂不罚款;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可吊销其车辆营运证。
一年内10%车辆超限超载
运输企业或吊销证件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对1年内违法超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车总数10%的运输企业,可责令其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记者手记
治超仍需各部门形成合力
虽然此次治超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内江市多条国省干道及县(区)道路上,超限超载运输仍然普遍存在。
路政执法人员表示,治超工作牵涉多个部门,如非法拼装、改装汽车由工商部门负责查处,汽车质量好坏由质监部门监管,车辆登记和年度审验由公安部门把控,营运车辆市场准入和货运源头由运政部门把控,道路交通安全检查由交警部门实施等等。显然,治理超限超载,仅靠路面执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上述多个部门形成合力,从厂矿、矿山、砂石厂等源头入手规范出货关,对改装改型、加长加高的货运车辆进行清理整治,使恶意超限超载得到遏制,同时加大治超宣传,对超限超载货车驾驶员和运输业主进行教育和行政处罚,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新闻推荐
(熊倩记者李忠福)“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确保落到实处。”近日,隆昌县响石镇党委书记曾健说道。今年来...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