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110”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回答你那是“报警电话”。但对于内江广大求职者来说,“110”就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就业服务热线,就是他们成功就业的源泉。
“以前找工作都是去招聘会或是用人单位,没想到现在打个电话就能找工作了。”就业110是求职热线2959110的简称,内江就业110服务中心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已帮助248人实现了就业,并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不挑不选,三个工作日帮助就业。”这是内江市就业110服务中心成立的宗旨。2014年12月31日,内江开通了全省第一个“就业110”服务热线。发展至今,各县(区)均成立了就业110服务分中心,负责本辖区就业110服务工作,帮助市民顺利找到工作。
◇本报实习生 邬丹 文/图
内江就业110服务中心位于东兴区西林大道内江市人才资源市场服务大厅旁边,办公室并不大,里面摆放了两张桌子、4台电脑和4部电话机,共有4名工作人员值班接热线。
罗成彬是内江就业110服务中心的一名接线员。他告诉笔者,自就业110服务热线开通以来,他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求职者的电话。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前不久帮助隆昌县的一名盲人顺利找到了工作。
今年元宵节后的一天,就业110服务热线响起后,罗成彬像往常一样接起电话:“您好,这里是内江就业110服务中心,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
在交谈中,罗成彬了解到,对方是一名盲人,家住在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她想靠自己的努力学会盲人按摩,将其作为一项求生的基本技能。“如果我有了这份工作就可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还可以学会独立,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再给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父母增加负担。”这名盲人在电话中说。
罗成彬一边倾听对方的诉求,一边仔细将其信息和求职意愿录入电脑。“我们会把你的信息转给你所在的辖区,请他们尽快帮你找到工作。”考虑到对方情况很特殊,罗成彬一放下电话就和隆昌县就业110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联系,尽最大努力帮助这名盲人找工作,实现她的就业愿望。
不久后,在市、县就业110服务平台的共同努力下,这名盲人求职者顺利找到了工作,在她家附近的一家盲人按摩店学习、上班。“真的很感谢政府开通了这条就业服务热线,让我很快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后来,她还打来电话感谢罗成彬,并表示今后会好好地学习按摩技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给父母和家人更好的生活。
“第一次试着打就业110服务热线找工作,没想到真的就成功了!”如今,杨小利已经在新的单位工作了半个多月,工作如意、离家也不远,从家里到单位只需走半个小时,方便了照顾家人。杨小利说,她以前做服装销售,一天到晚的时间都安排得很紧,无法照顾家里人,后来小孩出生后她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里照顾小孩。现在孩子已经7岁了,她就寻思着出来找份相对轻松一点的工作,既为家庭减轻负担,也能照顾家人。
“过去,我去了一些招聘会,也到过一些用人单位,结果都不是很满意。”杨小利说,自己在家里“待业”多年,想马上找到工作确实没多大把握,直到3月初的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就业110服务热线电话,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打了这个号码,并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工作人员。
几天后,3月6日上午,杨小利就接到了市中区就业服务110的电话,电话那头说已经帮她联系到了市中区某党政机关文员的工作,如有意愿当天就可以去面试。后来,她凭着自己的实力顺利通过了面试,被招聘单位录取。
据内江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主任张虹介绍,内江就业110服务中心成立的宗旨,就是面向广大甜城求职者服务,特别是对 “40”“50”人员、残疾人员、失地无业农民、低收入家庭人员等十大就业困难人群实行兜底帮扶,直到帮他们找到工作为止;对多次求职失败、反复找工作仍不满意的求职者,服务中心将根据职业素质测评系统,科学分析求职不顺利原因,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念。同时,服务中心还对求职者进行跟踪回访,并监督各县区就业110服务分中心工作人员是否在3个工作日内推荐了就业岗位、服务态度是否积极等情况。“整个服务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不会增加求职者的经济负担。”张虹说。
据了解,自今年1月内江市就业110服务中心开展工作以来,累计采集岗位信息28975个,共接件605人,其中政策咨询255人,职业指导102人,职业介绍175人,就业困难援助73人,帮助248人实现就业,业务办结率达100%,取得了显著成效,帮助内江市不少人员解决了就业难题。
新闻推荐
(梁瑛记者李忠福)“油茶产业前景广阔,注意保存本地茶种、掌握好种植技术…..”日前,川农大教授丁春邦在隆昌指导茶农时说道。据了解,隆昌县重视本土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部门积极推进与高校合作...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