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古湖景区管委会 唐鹄
走在景区的环湖道路上,沿途不时有村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其中,有曾经要跟我“拼命”的,有公然挑衅景区管理制度的……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感受着他们的友好,我心里暖暖的。
我知道,我和管委会终于走进了他们的心。
对抗+压力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2012年8月,古湖景区管委会成立,负责景区的综合管理。原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料现实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八个绝不允许”坚决执行,遭到了景区村民、业主的强烈抵制。各种威胁扑面而来,有喝农药的、有围攻管委会的、有拦断公路的、有把老人连人带床抬到公路上来的,更有甚者直接和管委会发生冲突,导致包括我在内的多名职工受伤。
2012年的一天,林峰村一个村民冲进我的办公室,声嘶力竭地哭诉:“不要我建房,我就死在你面前!”管委会工作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县委、县人大于2009年先后出台了以“八个绝不允许”为主要内容的决议、决定。实施决议、决定,使管委会与景区村民、业主之间冲突不断,管委会进退两难。一方面,执行政策绝不能手软,因为这是关系全县人民饮水安全和旅游景区长远发展的大事;另一方面,群众的现实需求绝不容回避,否则就有可能闹出人命,形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一个个问题犹如一堆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怎么办?我日夜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探索+动力
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水有了压力。我知道没有任何问题会因你回避它而自动消失,没有任何烦恼会因你不去想它而烟消云散。我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出在底层,我们就要真正走到底层去找出解决办法。
于是,我带领职工按照“梳理问题—查找根源—深入根源—个个击破”的思路,开始了艰难的摸索。
放下身段走到群众身边,我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抱怨甚至喋喋不休的谩骂,诚恳地向他们检讨。一次、两次、三次……群众的气终于顺了。这时,我发现,不是群众不讲理,而是我们不够有耐心。而当好一名倾听者,是获得他们信任的第一步。因为,只有认真倾听群众,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理解群众,形成共识。
真正深入了群众,我们才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群众的诉求是有道理的,只不过表达方式比较过激而已。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舍得放下身段,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理解他们的困难和利益诉求,不回避、不推诿,主动担责,甘于吃亏,甘于让利,每个问题都是“纸老虎”。
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做,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针对游船业主反映禁航线影响他们生意的问题,我们调整优化了设置线路;针对为保护候鸟实施北岸禁行遭到北岸农家乐严重抵制的问题,我们加大自身工作量,采取了对北岸农家乐顾客进行认证后放行的解决办法;针对无(危)房户的刚性需求,我们层层请示汇报,多方协调共商,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为他们免费租房,逐步消除了他们的怨气。目前,景区的村民聚居点规划已基本完成,村民建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
随着问题逐渐解决,我真正理解了“没有不讲理的群众,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只要勇于下深水,敢于直面问题,乐于让利于民,真心关爱人民,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和谐+合力
只有更好的服务才能实现更好的管理,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基于这样的思考,但凡涉及景区群众利益的,我都会尽力而为。
管委会成立两年多来,每年出资近4万元为6户无(危)房户租房;先后出资60余万元,为周边村民集中的地方新建垃圾库6座,维修组道2000余米,整修排水沟2000余米、溢洪道50余米,还维修了堡坎;为48个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使用临时工数千人次,帮助村民创收50万元以上;甚至帮助村民清理大风吹倒的树木,整修房屋。这些亲民、爱民的行动,极大地改善了景区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拉近了他们同管委会的距离,使他们明白了管委会是为他们的长远利益服务。除此之外,管委会还重点联系了3个村,带领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33户,人均1.5户,两年共资助现金、物资折合人民币13000余元,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受到景区村民的普遍好评和真心拥护。
新闻推荐
(兰箴萍记者李忠福)为确保完成扶贫开发任务,隆昌县响石镇按照“四到位”要求,积极推动扶贫调研工作。调研人员及时到位。各调研小组迅速展开入户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研任务。走访农...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