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为农民维权 帮农民赚钱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3-15 00:06   https://www.yybnet.net/

工商局机关党委慰问困难群众

工商局干部职工深入村社与农村经纪人座谈

工商局王仲昆局长一行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赠送商标事宜

守护“三农”利益 隆昌工商构建为农服务新格局

□樊邦平 文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消费模式的变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隆昌县工商局紧扣时代脉搏,及时主动作为,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为目标,通过红盾护农、商标富农、经济活农、合同帮农四套组合拳,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树立了一道权益维护和利益保障的铜墙铁壁。此举既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各项权益,更帮农村实现了产业发展和腾飞。

商标富农让农民更懂市场经济

今年开年以来,隆昌县胡家镇盘石蔬菜种植专合社负责人胡发友便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蔬菜种植和销售已经走上正轨,但他投资的另一个大项目,正在紧密的开展——不久的将来,隆昌县城城郊将崛起一个500亩的蔬菜基地,这将极大丰富当地百姓的菜篮子。

从一个菜农到大型专合社负责人,胡发友的发迹,离不开隆昌县工商局的帮助。

“2012年我们建立起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当时只想做小生意,小打小闹,凑合过日子,但2013年县工商局的到来,改变了我的想法,也改变了我的命运。”3月9日,胡发友告诉笔者,2013年初,隆昌县工商局主动找上门,表示可以无偿帮助专合社申请商标。

“农民种好地就是了,拿商标做啥?”起初,胡发友不理解,认为对农业生产而言,商标徒有其名,再加上复杂的注册流程,让这个地道的菜农完全没兴趣。

但后来,随着生意雪球的越滚越大,商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让胡发友倍感欣慰,好得当初工商局帮忙。

原来,创业之初,胡发友种植的蔬菜由于没有商标,只能走低端市场,不仅价格低,而且难以积累有效客户。

2013年后,在工商局帮助下,“友情农园”商标问世,有了商标,便有了参与市场经济的正式名头和身份,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销路的大开。

尝到市场经济甜头的胡发友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另一方面瞄准了高端消费群体,并不断提升蔬菜品质,在不到3年间,发展了成为了当地知名的蔬菜供应大户。

“上午7点下田收割,下午送往城里的超市,每天都要供应几千斤,完全供不应求。”3月9日,胡发友告诉笔者,2013年以来,通过借助商标效益,提高种植技术,在当地市场上,他供应的蔬菜价格要比其他没有商标的蔬菜贵一半,即使这样,他的货也是供不应求。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大多埋头务农,很少抬头看市场,把千千万万的农民与市场对接,我们工商系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其中送商标上门,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便是重要的一项工作。”隆昌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胡发友案例是商标助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典型,去年以来,当地工商局积极打造农业品牌,推进农产品商标 “一村一业”、“一镇一品”、“一企一标”,发展特色经济,倾力培育“农”字号商标,运用商标名牌战略开拓市场,整合资源优势,发挥农村品牌的效应和辐射作用,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发展。截至目前,该局已向当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赠送农副产品商标15件,共培育农副产品商标346件,占全县有效注册商标的22.5%。

助农维权 始终坚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如果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工商人的新任务,那么为农民维权,则是工商系统的天职。

2015年12月17日上午,家住隆昌县金鹅镇的梁永明,来到该镇石油路的某副食品店,花了2160元购买了两瓶高档酒和香烟,准备带着这份厚礼去拜访多年未见的好友。

本以为这将是一次愉快的聚会,但聚会刚开始,愉快的气氛便陷入了尴尬。

原来梁永明买到了假酒,而且是当日中午和朋友用餐时发现了,平时舍不得喝这些好酒,难得一次看朋友,梁永明咬牙掏钱买的厚礼竟变成了假冒伪劣商品,这不仅伤了朋友的感情,更让自己难以立足。

次日,身心受挫的梁永明带着购买的两瓶酒和两条烟找到店老板,要讨个说法,但店老板却一口否定,拒绝退货赔钱,万般无奈之际,梁永明打进了12315进行投诉。

接到线索后,县工商局消保股股长李胜友带领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联系了酒厂和烟草公司的打假工作人员,最终经过专业鉴别,坐实了副食店售卖假冒商品的事实,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副食店老板不得不同意退款和补偿,而且还要缴纳相应的罚款。

“对于基层工商系统而言,助农增收和为农维权,两者不可或缺,因为我们处理的案件,80%都和农民相关。”隆昌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了,地方经济稳定的大盘也就初步定了下来。

不仅是为农维权,近年来,隆昌县工商局还加强了重点商品、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保障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实现了十六类重要商品经营者监管台账的建立,继续完善重要商品经营者动态监管档案,严格按照监管频次进行日常抽检,去年1-11月,该局共对16个品种90批次重点商品进行了抽查检验,抽查发现不合格商品38批次,处理了抽检检验不合格商品案件28件,案值19.5万元。

同时,隆昌县工商局还强化了消费维权投诉举报办理和 “诉转案”工作,加强案件查办和消费纠纷解决力度,去年1-11月,累计接受消费者咨询187件,接受投诉举报108件(其中通过省局12315网络平台转办72件,来人、来电话投诉36件),消费投诉解决率达9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万余元。

此外,隆昌县工商局每年还积极实施红盾护农工程,结合春耕生产,以农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农药、化肥为监管重点,开展拉网式清理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农害农、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截至3月9日,该局已出动执法人员9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500余份,检查农资经营户106户次,抽检农用水泵6批次、农膜4批次、各类化肥12批次,取缔无照经营2户。

多措并举 构建为农服务大格局

当前的农业、农村正急剧变革,消费结构在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在调整,这些都对工商部门的职能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在新的时代下,要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就必须打出组合拳,肯下真功夫。”隆昌县工商局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年来,该局在帮助农业送商标上门,为农民维权到底之外,还构建了经济活农、合同帮农等形式多样的服务机制,形成了为农服务的大格局。

农村经济人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为此,县工商局便加强了对经纪人经纪行为的规范,建立农村经纪人信用档案,试行分类监管制度,依法查处利用经纪行为的坑农害农事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去年当地培育了农村经纪人50名,经纪业务量224万元,目前,该县备案登记的农村经纪人已达661名。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在参与经济活动中难免要与各类合同接触,为了帮助农民了解合同规则,杜绝遭遇合同纠纷和诈骗,隆昌县工商局积极利用合同管理手段,开展合同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已在全县建立了合同指导站10个,调解合同纠纷8件;发展订单农业合同20000份,签约金额达2500万元。

此外,针对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县工商局还出台了支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落实专人,定点联系,给予有效的指导;建立了商标兴社、广告助社、合同帮社、维权护社的工作机制,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猪、麻鸭、蔬菜、蚕桑、水产等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中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打造一支强大的生力军。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53户,家庭农场130户,涉农公司27户。

新闻推荐

构筑多道防线 让学生娃平安成长

学校开展普法教育。资料照片□本报记者吴平“往年经常发生校外社会青年和校内学生打架的情况,老师愁、家长怨,后来,学校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帮助孩子平安成长。”隆昌县第二初级中学政教处副主任魏...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为农民维权 帮农民赚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