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近日,隆昌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隆昌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就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情况作了通报。
据隆昌县教育局局长余自忠介绍,2015年、2016年隆昌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先后通过省级和国家级评估,得到督导组专家的高度评价,隆昌县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都把握得非常准确,特别是举全县之力,促均衡发展、促教育现代化、促特色办学等效果显著。
在整个创建过程中,隆昌县重点做到了“五入手”化解“五难题”:
从政府重视支持、厉行齐抓共管入手,化解均衡发展推进难题。县委、县政府将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建设幸福美丽隆昌的重要支撑,在资金划拨、土地供给、人才引进等方面切实优先保障教育。出台《隆昌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进均衡发展工作。建立县域内镇(街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将全县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12—2015年,农村税费政策转移支付资金、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收益足额征收并按规定比例全部、合理用于教育事业。
从调整学校布局、改善硬件条件入手,化解办学条件差和大班额难题。2011—2015年新建城区学校3所,改造薄弱学校及教学点98个,新建校舍面积达22.5万平方米。
从完善教育装备,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入手,化解技装参差不齐难题。严格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等要求,狠抓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按照“满足要求、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打造“三通两平台”。2012年投入8000余万元,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省级评估后,继续实施教育信息化二期建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装备全覆盖。加大实验仪器设备和音体美器材的配备。2013—2015年,按照“统筹安排,逐年解决”的原则,为85所学校配齐实验仪器、图书和音体美器材,使其全部达到《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要求。
从优化队伍素质、激发内在活力入手,化解师资配置失衡难题。紧扣“管理体制、干部队伍、教师队伍”三个关键,增强队伍发展活力。建立“城乡教师交流任教机制”“城区优秀管理干部交流到农村学校担任‘一把手\’机制”“新教师优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机制”和“镇域内教师走教机制”,加大干部教师交流培养力度。设立农村教师边远补贴,按每月人均62-248元的标准补贴。为边远学校教师提供城区周转房,组织举办“双11”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等,从物质上、精神上全方位关爱教师,让老师留得住、能发展,提升队伍活力。
从构建特色学校、促进内涵发展入手,化解办学品质提高难题。以“美丽隆昌、活力教育”为办学目标,重内涵、出特色,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制定《隆昌县中小学校特色评估细则(试行)》,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对学校实施特色办学专项督查和过程性评估,指导和督促学校落实特色办学理念。组建特色发展联盟,创新实施优质学校“组团”发展、镇域学校“一体化”管理、城乡学校“连片”研修等举措。还通过举办校长论坛、打造书香校园、创建示范学校等举措,全力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
新闻推荐
(刘辉)4月12日,内江市政协委员专项视察隆昌县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情况。隆昌是“中国石牌坊之乡”,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委员们实地察看了花漫水乡、蝶恋花、白银谷养生度假村等隆昌县部分旅游项目建设情...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