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段春秀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烟花爆竹一直是过年不可或缺的点缀。中央的各项“禁令”、传统观念的改变等因素让烟花爆竹市场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内江也不例外。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和业内人士,近距离了解他们眼中的烟花爆竹变迁——
普通市民:烟花爆竹声变少了
往年这时候,家住东兴区兴盛路768号的居民刘一义很怕过年。因为每到过年时,小区四周到处都在放烟花爆竹。喜爱清静的他说:“有时候,一没留神,居民突然放烟花,特别吓人。”
不过,今年临近春节,他惊讶地发现,烟花爆竹声音少了。“往年这时候,甜城湖边、广场附近、居民楼院到处都能看到烟花爆竹,有时一晚上响不停,今年基本安静了!”
原来,今年内江市实施限时限区燃放,限定在2014年1月30日至2月14日燃放,同时,只能在市中区壕子口沿沱江至沱桥、市第二人民医院至西林大桥等区域内可以燃放,且要远离医疗场所、幼儿园、敬老院、商业密集区等。
刘一义和家人今年不打算买烟花爆竹,如果孩子要玩,就买一两串能发出 “噼啪”声、闪闪发光的电子鞭炮,既环保又安全。他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一点空气污染。”
在“刘一义们”眼里,减少或告别烟花爆竹,不仅能赢了蓝天,远离雾霾,还能让传统习俗更加与时俱进。
销售商:环保型烟花爆竹走俏了
刘竹贵是内江市某公司总经理,也是东兴区烟花爆竹的“总代理”。往年这时候,他和同行仓库里的烟花爆竹都差不多订完了,可今年烟花爆竹似乎没有以前“畅销”了——
“销售量比往年下降了三成,买主也完全变成了普通百姓。”刘竹贵告诉记者,往年还能接些企事业单位的“大单子”, 今年几乎都没了,贯彻中央各项“禁令”后,加上人们观念转变,烟花爆竹销量就“缩水”了。
在销售产品过程中,他还发现,环保型烟花爆竹销售比例比往年大幅提高——
“环保型烟花爆竹是大势所趋,现在东兴区差不多有30%是环保型烟花爆竹。”刘竹贵介绍,环保型烟花硫磺成分少、产生的烟雾少、无泥巴,燃放后产生的污染小了,垃圾也少了,有助于减轻大家关注的“雾霾”。
烟花爆竹市场的变化,让刘竹贵的心态开始调整:“贯彻中央各项禁令和提高人们的环保观念是好事,对我个人来说,烟花爆竹市场的变化,也在提醒我们要适时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理念。”
执法人员:烟花爆竹市场更加规范了
1月29日一大早,张跃武又和同事们坐上执法车,在城区和乡镇“搜寻”不合格的烟花爆竹,这一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是如此。
张跃武是内江市安监部门的一名执法人员。每到过年,烟花爆竹进入销售旺季,便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反复检查烟花爆竹市场,以防不法商家出售质量不合格的烟花爆竹,危及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今年烟花爆竹市场更加规范了,商家消防安全措施采取得更到位了!”张跃武告诉记者,由于有了之前很多外地城市因烟花爆竹酿成悲剧的案例后,商家经营安全意识和消防意识开始增强:准备了灭火器和水、适量储存烟花爆竹、远离烟火……
张跃武介绍,从执法情况来看,总体来说,今年烟花爆竹市场比较规范,尤其是卖烟花爆竹的非法“路边摊”大大减少了。他说:“商家出售质量合格的烟花爆竹,城乡居民安全燃放,大家平平安安过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景!”
新闻推荐
春节,是人们辛勤劳动一年后难得放松的日子。因此,不少市民选择——◇本报记者黄慧唐璜城区游:便利舒适风景好春节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在内江附近走走。连日来,在内江市人民公园、甜...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