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陈梨媛)“要提高粮食品种的潜力,关键是要做作物育种。”8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到内江农业科学院考察,并作题为《作物育种的主要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他表示,要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即让玉米、水稻、小麦这三大作物每年都增产1.5%,要在作物育种上多下功夫。
作物育种,又称作物品种改良,是一种通过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以培育高产优质品种的技术,对发展种植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启发从基因组技术育种、信息技术的育种应用、常规育种技术的科技化内涵、育种的市场化和集约化等方面,分析了作物育种的新趋势。他认为,作物育种的目标之一,是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充满了病虫危害、农药、化学肥料,但农药、化肥的增加并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其不当使用还会带来各种污染。他呼吁农业生产应进行“第二次绿色革命”。
“这个命题我们已经提了十多年了,但仅仅提高产量的技术不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二次绿色革命是指‘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十个字缺一不可。我们研究‘绿色超级水稻\’,就是要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保护环境。”
来自市科委、市科协、市农学会、市农科院等单位的70余人聆听了报告。“今天有幸能参加张院士的学术报告会,了解作物育种的新趋势,认识到作物育种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受益匪浅。”市农科院一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段春秀张媛媛文/图8月14日上午,东兴区平安路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办公室,又一群居民等着签订“模拟征收”协议。这一天,棚户区居民侯天彪又带着家人来现场“观看”签约情...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