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不为获得任何物质报酬,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共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他们的精神家园丰富多彩。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服务队伍就是这样一群人。
每年,市中区桂湖街的居民陈淑琼老人,都要到超市挑选两大包质量上乘的毛巾,亲自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送去。
两个儿子为国捐躯,老伴早年离世,现年95岁的陈淑琼居住在市中区桂湖街。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得知老人的生活现状后,常上门看望老人,背上血压器,带上听诊器,为老人检查身体。匮乏的精神世界,使得陈淑琼更需要他人的陪伴和交流。于是,该院的志愿者常来到老人家中,陪陈淑琼说说话,讲讲乐事,逗她开心。陈淑琼90岁时,志愿者还筹钱为老人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帮助陈淑琼老人的活动从未停息过,就如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从未间断过一样。
一
自1997年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有451名志愿者,开展3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帮助5万余人次。
“志愿者服务活动没有终点,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的。”第5届医院团委书记刘小瑕坚信,信念的力量会让每个志愿者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苏碧川,该院住院部药房主管药师,2000年9月,加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在长达10年的服务活动中,苏碧川没有耽搁一次服务活动,他送医下乡80多次,为16000多人送药、指导用药。
有时候上完夜班,第二天顾不上休息,苏碧川仍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送医下乡”。苏碧川说:“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去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带给我更多的快乐和人生体验。”
和苏碧川一样,刘利平也是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早在2008年,她就申请加入了中国骨髓库。2011年6月刘利平接到四川红十字会的电话,让她去做骨髓配型,因为她的血型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吻合。当年11月,骨髓捐献在华西医院进行。
捐献过程十分辛苦,刘利平提前一周入院,接受白细胞因子的动员。连续5天,刘利平每天皮下注射细胞因子1~2次,当时她产生了不良反应,头晕乏力,腰椎疼痛,躺在床上几乎不能动,吃饭喝水都需要人照顾。同时,刘利平左右手都打上了留置针,由于左手血管较细,需要通过手的伸握这一动作,使血液流入仪器中并进行过滤。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整整5个小时,刘利平一直默默坚持着,直到骨髓捐献顺利结束。
抗震救灾的志愿夫妻王毅、刘佳;地震时,不顾个人安危转移病人的石宗民,一个个志愿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者精神。
“做人知足,心胸豁达。”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刚踏上医务工作岗位的周夏慧感受颇多。“过去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一旦参与后,就不愿意离开了。”
“做志愿者就是帮助他人,收获快乐,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院团委书记刘小瑕这样解读志愿者这个群体的时代内涵。
因为有了准确而深刻的解读,该院被共青团四川省委评为“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四川省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 “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团市委授予“内江市共青团工作特色奖”志愿者特色服务品牌活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医院前团委书记李珠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二
17年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效果明显,成为了全市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块闪亮招牌。
为让志愿者服务活动更有针对性,收到实效,该院把239名青年志愿者划分到了4个团支部,每个团支部开展长期帮助一户或一名困难群众的“一助一”志愿服务。同时分别与每户签订“一助一”协议书,团支部书记留下联系电话,即使改选也要及时告知新成员的电话,做到随时解决受助对象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在活动中,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把志愿者服务与社会实践、医疗服务相结合,使志愿者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医院参与“一助一”活动人次达1600余人次。
除了“一助一”服务活动,另一项特色活动就是该院的“送医下乡”。
“送医下乡”就是作为医务人员的志愿者,到各个乡镇,为当地村民义诊。量血压、测血糖、进行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控等知识的宣讲,同时免费发放药品。
每次下乡开展义诊活动,该院都精心组织,针对不同乡镇被服务人群的健康状况,派出相应的医术精湛、乐意奉献的骨干医务人员前往。近20年风风雨雨,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烈日当空,志愿者都坚持送医下乡。此项工作作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特色工作,曾多次荣获省、市部门表彰,也让基层农村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门前就医的方便和实惠。
随着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深入,为了让活动更接地气, 2001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延伸到了社区。
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定期到市中区牌楼、城西、城东、玉溪、城南等街道及学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30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还来到市中区马鞍山社区为该社区的残疾人进行康复按摩。
同时,该院还积极策划、参与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今年6月1日,该院志愿者来到东兴区奋发小学,为孩子们检测视力。为保证活动质量和效果,志愿者提前3天到奋发小学,了解孩子的眼睛健康状况。6月1日当天,志愿者还从医院搬来了眼底镜、检测视力的灯箱,为学校300余名学生检测视力,并通过精心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向孩子们讲解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2012年,东兴区田家镇遭遇洪灾,葡萄种植户韩娟的葡萄基地受到重创, 当年7月24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余名志愿者来到基地,帮助韩娟收剪被洪水泡烂的葡萄,鼓励帮助她渡过难关。今年,韩娟的葡萄基地又一次被洪水浸泡,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准备通过购买葡萄的方式帮助她。
三
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开展得有声有色,特色鲜明,离不开该院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工作机制。
在管理上,制定了《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管理制度》,该规定要求志愿者始终牢记奉献、服务的志愿精神,为服务对象带去最优质、贴心的服务。
不仅如此, 2001年4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还成立了400余人的全市首家注册志愿者协会,是内江市第一家集体向团中央注册登记的志愿者组织。协会的成立一方面可以保证注册志愿者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进入有章可循的轨道,一方面也标志着该院志愿者服务工作进入了更加规范、有序的阶段。近4年来,该院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年均达2000小时以上。
良好的工作机制让志愿服务活动更有保障。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通过各种会议,宣传、介绍医院志愿者服务计划,普及志愿医疗服务知识,分享经验成果和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医疗专业优势,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志愿服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逐步成熟开展志愿医疗服务活动,为当地百姓普及防病知识,方便群众就医就诊,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践行志愿者无偿服务的精神。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简短的誓言铿锵有力,誓言的背后是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志愿者用爱打动身边人的一幕幕动人场景。相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内江瑞鑫电力工程公司:高度重视资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
(雷小庆)8月1日,内江资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资铁线新建、凉茶线π接)业主对施工项目部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建设部(项目管理中心)、资铁监理项目部、内江星原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