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了解到,为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实现信息资源、场所资源以及专家资源的整合共享,国家14部委联合颁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8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在那些方面做了要求,进行了规范?内江市整合推进情况如何?笔者进行了采访了解。
■ 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放、管、服”改革
《办法》坚持问题导向,以落实“放、管、服”为主线,以推进电子化为路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重点,对平台运行、管理和监督做了全面的制度规范。
就内江市而言,今年6月底前,全市基本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市中区、东兴区政府和内江经开区管委会不再单独新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其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并入市交易中心;隆昌、威远、资中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整合为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分支机构。
不难看出,《办法》坚持问题导向,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率和效益”为目标,进行制度设计。
紧扣“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主线。《办法》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对市场主体自主权的干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增强交易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交易效率。
在“放”上,取消和限制对交易主体的各类违法和不当的行政干预,激发市场活力。在“管”上,构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以电子化监控和大数据监测为支撑的监管体系。在“服”上,强化平台公共服务定位,明确信息公开、集中办理、简化流程以及网上预约办理等各项服务要求。
■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走向电子化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林武表示。
《办法》从系统的建设、联通和应用三个方面着力,推动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
在系统建设方面,明确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要建设电子服务系统、各级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推动建设电子监管系统,利用信息网络推进平台整合和交易电子化,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在系统联通方面,规定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纵向与各级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互联,横向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系统互通,打造纵横贯通的全国“一张网”。在系统应用方面,规定公共资源交易应当推行网上预约和服务事项办理,为交易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
目前,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已全面实现了网上登记、网上获取标书、网上交纳保证金、政府采购网上竞价等,手机上也可进行政府采购的网上报名。尤其是全市推行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网上竞价和商城(场)直购系统,位居全省各市州前列。
■ 破解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笔者了解到,《办法》以共享资源为重点,要求通过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集聚效应,达到“1+1>2”的效果。
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是这次整合工作的核心。《办法》规定,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应当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系统、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对接,交换共享公共资源交易相关信息、项目审批核准信息和信用信息。这既便于市场主体查询、方便社会监督,也便于监管部门实施动态监管。
实现场所资源的整合共享方面,《办法》规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当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设施标准,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场所资源,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必要的现场服务设施。同时,市场主体依法建设的交易场所符合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可以在现有场所办理业务。
在实现专家资源的整合共享上,明确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依法需要评标、评审的,应当按照全国统一的专家专业分类标准,从依法建立的综合评标、政府采购评审等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跨区域选择使用专家资源,解决不同地区专家资源不平衡问题。(吴铭)
新闻推荐
“蹲守”礼让严管示范街系列报道之四:甜城大道:车让人,风气渐成 人“跨栏”,毛病不改
8月16日,内江市交警部门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交通安全·文明礼让”行动,时间已经过半,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记者先后蹲守了市中区玉溪路、东兴区西林大道和大千路三条“礼让”严管示范街,调查走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