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永福中心学校 尹蓓
口语交流能力是人类极其重要并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交流方式,包括听和说两大类,具有直接、快速、有效等特点,是人们使用范围最广和最基本的交流沟通方式。但是,农村学校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挖掘和提升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在口语交流中往往表现出“不想说、不敢说和不会说”等现象。
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孩子能够恰当地借助口语来合理表达自身的情感诉求与想法,确保良好的沟通,提高自信心,既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手段。
一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交际面的劣势
农村小学一般地处偏远的小乡村或者山区,交通和信息相对都比较封闭,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十分有限,视野较窄,可以感知到新鲜的事、新鲜的人并不多,学生往往知识面不广,从而导致许多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及思维不太活跃,加之很多农村小孩都是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造成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弱势的局面。
2.学校教学方法不合适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农村小学,在城镇小学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捆绑和以学生成绩为最重要导向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口语交际相关的课程和沟通机会变成了硬梆梆的读死书、背死书,许多教师“关起门”来教学。慢慢地,学生就变得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了。
3.家庭教育的错误理念
在农村,大量家长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能考上大学,找工作、挣钱,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对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重视。学生在家长错误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常常不在乎自己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久而久之,他们便对口语交际的练习失去了兴趣。
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1.提高对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要求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家庭,都要提高对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领会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保证口语课时间的专时专用,以保证学生口语交际时间落到实处。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采取分散考核和集中考核,让学生能够自信、主动地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2. 关爱学生,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沟通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流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得到孩子们的信任与信赖,老师能和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和谐无障碍的交流。
3. 赞美孩子,为孩子建立学习的信心
农村小学,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缺乏自信、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往往是他们的共同点。而自信是一个人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品格之一,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处于一种长期自我否定的状态中,严重时会抑制其进取心及创造力。作为教师,不仅教书育人,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去激励、唤醒、赞美孩子们,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便提升学生的自信。有了自信心,学生才能敢说敢讲。
三结论
总之,正常与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起码的基本素质,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中的发展。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弱,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家庭都要高度重视,学校和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各个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便学生较快地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培养其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效果。
新闻推荐
(吴昌海)内江市将各县(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的业务工作统一明确在县(区)纪委组织部,具体承办同志均为兼职。为强化内部“两个责任”落实,提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水平,日前,市纪委对所辖县(区)具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