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是一张城市流动的名片,内江公交在苦练“内功”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不忘市民乘车便捷、舒适,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
车辆“武装”:
着力提高安全性及舒适度
随着城市的发展,内江越来越漂亮了。内江公交作为城市的窗口之一,全力改善配套服务设施,在车辆更新换代上下苦功夫、硬功夫,极大地提高了市民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10月9日,市中区街心花园站。市民王吕芬带着一岁左右的孙子从118路公交车上下来,她告诉记者,以前坐公交车是塑料硬板座,车一起步,座板不够稳也会跟着摇晃,现在车里的座椅更舒适了,带孩子坐公交不用担心因为颠簸引起孩子吐奶。
家住临江小区的张大爷说,过去的公交车尤其是开往郊区的车,空调没有匹配,小广告多,隔音效果差,有时汽油味弥漫在车厢,乘车还真有点难受。“如今的车辆首先从外观上有很大的变化。”张大爷说,车身广告和车内广告都是公益性广告,彰显着文明和素质;车内卫生、乘坐秩序、车内设施设备都有很大的改善,空调制冷和恒温效果不错,乘坐的舒服感更加明显。
据了解,公交车内座椅为吸塑材料制成,可以增强乘坐舒适度。车窗为全封闭式玻中窗结构,美观大方,保持车厢恒温,车内LED灯带光线柔和,视觉体验效果佳。
市民看到的、感受到的变化是内江公交集团近年来在硬件上大投入、大手笔带来的。据内江公交集团战略发展部经理雷蕾介绍,今年7月购进的4辆双层大巴,宽阔的视野、极佳的舒适度着实有力地提升着城市形象。她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集团按照逐年20%的比例更新为清洁能源(天然气)车辆,先后投入2亿多元购置了426辆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国际一流品牌的宇通客车。目前,内江公交集团已完成80%的车辆更新,正全力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公交。据了解,内江公交车系厂家采用的是整车电泳防腐工艺,实行电控喷射、稀薄燃烧、单缸独立高能点火、全工况闭环控制及三元金属载体催化转化器等技术控制,能确保车辆动力系统强劲、稳定,同时配置了缓速器,保证制动时车辆平稳。
运营“调度”:
应用科技成果更“靠谱”
运营调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市民乘车的满意度。如果说以前的班次和发班时间安排是根据经验,那么如今的规划则加入了科技含量,运用科技手段,综合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及根据客流频段调度车辆,最大限度地利用运力资源,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市民出行。
在内江公交集团办公楼的GPS智能调度中心,10来名工作人员每人都对着自己桌上的两台电脑认真地记录着,并对到达终点站的车次发送发班时间口令。据中心负责人廖丽介绍,每个工作人员都会负责几条线路的运营情况,对线路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合理安排调度车辆。
内江市公交公司总经理李科告诉记者,上下班高峰时段,市民乘车的愿望十分迫切,道路拥堵或者调度不合理都可能给市民出行带来影响。为让市民感觉公交运营更“靠谱”,内江公交集团不仅加大了公交车辆线路适时监控,还对GPS智能调度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提升系统的先进性,并让相关人员对IC卡使用频率、线路乘车数据、客流频段等多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调度安排流程,实现“有需求、车就位”的目标。据统计,内江公交集团日发班次约5450班,日运送乘客34万人次,年客运总量约1.3亿人次。
出行服务:
多渠道了解信息,增加乘车选择性
可喜的是,内江公交,不仅管理层能远程监控,而且市民也能随时随地了解车辆运行信息。10月8日下午,市中区大洲广场民族路口站,市民周志军站在站牌前认真地看着111路公交车实时走向。他告诉记者,妻儿在万达广场玩耍,电话中叫他赶紧过去一起吃晚饭,由于担心孩子饿了,所以巴不得车辆赶快到来,“这个系统能够看得到车辆实时站点,比起盲目等待更有盼头,心里也有数,十分明朗化。”周志军说。
周志军看到的电子站牌,在城区就有50个,它们有效地为市民乘车提供及时便捷的信息,方便着市民的出行。
今年,该集团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市民又可通过“内江公交集团”微信公众号享受出行信息查询服务和一些综合性出行信息服务,目前已拥有几千人的粉丝量。同时,手机掌上公交APP软件也被内江公交集团优先采用,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所有线路的公交运行信息,服务市民出行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有选择性,着实让不少市民提升了幸福感。
多渠道的出行服务,加上线路合理的设计调整,方便了市民出行。
据李科介绍,目前主要有14条学生定制班车专线、16条单位、小区定制专线,满足着市民乘车的特定需求。
(朱珠 文/图)
新闻推荐
《关于做好基层环保、安全工作的建议》——做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推动内江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6年4月20日,经内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7次会议审议后,决定将周礼杰代表提出的《关于做好基层环保、安全工作的建议》交由市环保局牵头、市安监局共同办理。针对建议提出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