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落实“放管服”,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尤其要体现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运行两年多来,紧紧围绕这样一个总的目标和原则不断探索创新。
中心把“有序放”、“重点管”、“优化服”三者有机结合,实现释放活力与加强监管的同步推进。为推进“阳光交易”,“一市三区”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及矿产交易、产权交易等交易事项,全部整合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行交易,电子化进程,全程留痕可追溯,不仅降低投标企业交易成本,遏制了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项目节支增收。截至年月底,市交易平台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宗),实现交易总额.亿元。
简政放权活力尽显
市交易中心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将可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事项尽可能地放开。依法必须进行交易的项目,严禁设置不合理的招标(出让)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竞买人)或者投标人(竞买人),着力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
对非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充分尊重投资人的选择,还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并无偿提供业务咨询和招标服务。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切实还权还责于采购人(招标人、出让人),推行采购(招标)文件备案制,执行招标人代表进入评标(审)委员会的规定,取消协议供货推行网上竞价采购和商城直购等。
通过放权放活,让市场供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市场价格机制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充分发挥作用,努力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放管结合阳光操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整合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精神,市政府成立公管委,设立市公管办,整合建立统一交易平台,构建“一委一办一中心”的运行和监督管理模式。发布公共资源交易目录,项目“应进必进”。
发改、财政、国土、国资等部门实施行业监管、审计部门加强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同时注重加强交易现场管理监督和电子监控系统的运用,推进交易电子化,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做到人防、物防与技防有机结合。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管理及不良行为记录与披露管理暂行办法和“黑名单”制度,积极营造“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外部环境。通过强化监管,让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确保信息公开、程序公平、结果公正。
优化服务满意度提高
“服务热心,工作真心,办事用心,解释耐心,处理细心,秉持公心。”在市交易中心各科室,办事的交易各方主体都能看到这样一项由中心推行的“六心六不让”服务承诺。同时,中心还建立完善平台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不断创新运行机制,简化运作流程,优化服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中心引入ISO管理模式和理念,以“贯标’工作为抓手,提升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收费,取消招投标服务收费等。办理相关业务做到“业务咨询一次性告知、交易流程一次性讲清、资料文件一次性收清、事项办理一次性结清”。开辟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推动“窗口服务”向“网上服务”升级,增加官方微信发布信息,手机上即可完成政府采购网上报名。通过优化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各方交易主体充分享受诸多获得感,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公信度和满意率。
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改革不断释放红利,优质的服务和阳光透明的交易环境,吸引了众多投标企业,代理机构等各方交易主体积极参与竞争,极大地激发了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竞争的活力。
(田琼曾莹)
新闻推荐
内江市“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评选结果出炉文国云等10人荣获“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荣誉称号 许金海等20人荣获“法治建设先进人物”荣誉称号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邬丹实习生程宏扬)11月1日,记者从市委政法委办公室获悉,内江市“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10月结束,先后经历了动员部署、公推初选、事迹公开和网络投票等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