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良好“家规”作引导,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模范”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2-21 11:28   https://www.yybnet.net/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国家需要法律,管理家庭则需要家规。在规矩的教育下,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良好风气,才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形成。

去年,市中区民政局整合群众意见制定“家规”,深化村(居)民“细胞”自治,促进村(居)民养成好习惯;推动基层自治,提升村(居)民文明程度,让传统美德在百姓生活中得以继承和延续。这项创新性措施,在全省尚属首次。

◇全媒体记者 龙朝阳 文/图

朝阳镇洪家寺村:

推广“家规”教育评出“最美乡贤”

去年3月,市中区朝阳镇洪家寺村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最美乡贤”推荐评选现场会,通过村民推荐、村民投票、村民监督的方式,在本村内评选出了12名“最美乡贤”候选人,包括孝顺老人、乐于助人、和睦家庭等方面的代表。全村60余名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参会,投出了自己宝贵的一票。

洪家寺村2组居民李碧华就是村民推选出来的“孝顺老人”代表。李碧华的丈夫患有重症肌无力,每天需要用药物控制病情。已经年过九旬的婆婆体弱多病,几近瘫痪。她的儿子一直在外当兵,哥哥嫂嫂常年外出打工,家庭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人肩上。

其实李碧华自己也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疾病,不能够干重活,但她多年来却一直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家庭。由于丈夫生病,李碧华不仅一人“承包”了家里的大多数农活,里里外外的家务事也几乎由她一手包干。此外,还要每天照顾婆婆吃饭、睡觉、上厕所,照顾丈夫吃药、治疗等。

“从我1995年回到村里到现在,从来没有听到李碧华与家里人有过一句争吵。”洪家寺村村支部书记阴文义说,他喜欢串门,经常到村民家中去与他们交谈,多年来见证了李碧华对婆婆和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为此由衷感到佩服。

2月17日,记者来到李碧华家中时,一家人刚刚吃过了午饭,李碧华正照顾婆婆在专门购买的病床上休息。从桌上还未收走的碗盘、剩菜可以看出,饭菜虽然很简单,但很精致。李碧华说,由于老人的口味和他们夫妇不同,所以每次用餐她都会特意将菜分成两份,婆婆的饭菜更清淡,更便于咀嚼。“我的父母照顾老人都很细心,我也应该这样去做。”李碧华说,并没有人强制她要怎么做,更没有啥特殊规定。或许这就是“家规”的潜移默化吧。

在洪家寺村“最美乡贤”的评选过程中,呼声最高的是村里一名退休老电工黄古红。今年已经65岁的他自从2006年退休以后,一直坚持义务帮助村民维修电路,不管是天晴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只要村民一喊,他立马就拿上工具袋前去解决问题。

有一年冬天,已经深夜,不少村民都已经入睡,黄古红接到村民电话,说家里的电路出了问题,直冒火星,请他帮忙修理。挂了电话后,黄古红穿上大衣就往外走,一直到半夜将问题解决了才回来。阴文义告诉记者,黄古红不仅帮助本村村民维修电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找过他帮忙,而他每一次都是来者不拒,也不收钱,有时甚至还要自己倒贴。黄古红表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帮助他人是共产党员的义务所在,而这些“义务”,也成为了他修身齐家、教育子女的家规准则。

全安镇平湖村:

“家规”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2月17日下午,阳光明媚。记者来到全安镇平湖村时,村里的20多名美梦健身腰鼓队队员们正在紧张排练。

平湖村村主任郭双燕告诉记者,从2015年6月村里成立腰鼓队以来,村民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村中也形成了团结和谐的好风气。目前第一支健身队在村里已经颇具名气,第二支健身队正在成立中。

平湖村4组村民王刚的母亲就是健身队的一员。据了解,王刚的父亲早年去世,哥嫂在外工作,虽然母亲的身体状况现在很好,但毕竟年纪大了,为了照顾母亲,王刚选择在内江周边工作,时不时回家陪陪母亲。

王刚有两个儿子,大的20岁,去年刚参加工作,小的还在上学。记者来到王刚家时,他正与大儿子一起整理院坝。进屋的大门旁,张贴着“新二十四孝”,上面写有“给父母做饭、给父母拍照、打开父母心结”等字样。这些内容,不仅王刚自己做到了,在他影响下,大儿子对奶奶也十分孝顺。去年过年,参加工作一年的儿子带回家的第一件礼物,就是给奶奶买的一套新衣服。奶奶开心得第二天就把衣服穿上身,喜气洋洋地跳舞去了,还自豪地向舞伴们炫耀孙子买的新衣服。王刚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更多的年轻人继承这些美德,需要家规来熏陶。”

郭双燕说,舞蹈队刚成立时,设备比较简陋。王刚见母亲喜欢跳舞却没有放音乐的设备,便为母亲购买了一套音响。

平湖村4组组长周白其是村里的“诚实守信”代表,其家庭也是村里的五好家庭。在担任4组组长期间,周白其与村民从来没有过争执,总是认真负责地完成村里安排的工作,公正协调村里的矛盾纠纷,对于答应的事情,从来都是“说到做到”。

在周白其家中,记者看到“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的家训赫然挂在墙上。村民们表示,周白其最令人佩服的是他的勤劳。据了解,周白其的两个儿子都在全安镇工作,一个是警察,一个在做生意。但周白其不愿给孩子造成负担,和妻子两人种了8亩地。“今年又能收获1000多斤油菜籽。”周白其指着一片黄灿灿的油菜地说,每年他们夫妇俩靠种地都能收入好几千元。

周白其还主动帮助村里年纪大、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代养羊,贫困户一点都不用操心,只需等到羊儿长大卖掉之后分钱就行了。

市中区民政局:

“家规”是村民自治的“细胞”

记者从市中区民政局了解到,“家规”的制定是在开展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完成的。市中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申太友介绍,去年,帮扶部门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村民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还有一些需要规范的地方,“尤其是家庭以及家庭成员,在立规矩方面还存在一些空白,而‘家规\’就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好方式”。

随后,市中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展开走访调研,组织社区、街道、村委会干部召开会议,收集信息,于去年11月初制定出“家规”初版,之后又整合群众意见,逐步完善修改,形成了最终版“家规”——“10个务必、10个不准以及12个必须和不许”,并于当月底发放给了社区居民和村民,供大家参考、使用。这32条家规的内容包括:“务必自强自励,艰苦奋斗”、“务必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不准好吃懒做,依赖国家、依赖父母”、“不准贪赌烂酒,害人害己”;“必须依理依法,不许流氓无赖”、“必须夫妻忠诚,不许沾花惹草”等。

从“家规”颁布实行至今,虽然才3个多月,却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记者采访王刚时,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家规,其实本来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优良品德,只不过现在很多人慢慢的忘了,不这样做了。这些家规的颁布,让我们又想起了许多分内之事。”

“家规是村民自治的细胞。”申太友说,市中区民政局制定的家规只起一个参考作用,根据各村、各社区、各家庭的不同情况,可进行调整。调整后,要组织家庭成员开会实施,从而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杜绝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让村里的大小事务都由村民自己决定。从家庭开始做起,从“小家”到“大家”逐渐养成好习惯和好风气。

申太友表示,以前村里也有“村规民约”,但村民的执行度很低,效果并不明显。这一次的“家规”强化了执行力,加强组织评选模范家庭等方式,鼓励大家执行家规,已有家规却不执行的还会受到一定的处罚。下一步,市中区民政局将在全区范围内组织村民们上法制课,通过村民身边的真实案例现身说法,让家规逐步深入人心,争取让家规在全区的普及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新闻推荐

内江市市中区太子路棚户区及旧城改造项目安置房(第二批次)还房公告

市中区太子路棚户区及旧城改造项目安置房(第二批次)安置户:太子路棚户区及旧城改造项目安置还房已建设完工,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达到国家验收标准,还房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为确保还房工作顺利开...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良好“家规”作引导,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模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