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鸰
内江市针对贫困家庭致富能力弱的实际,全面实施“农村家庭能人”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帮助有劳动力的每户农村家庭培养1名以上农村家庭能人,成为贫困家庭整体脱贫奔康的“顶梁柱”,为农村改革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充实一批强有力的“生力军”。
众所周知,农村部分贫困户不能脱贫的原因,除客观因素影响外,主要原因还是文化素质低,对先进技术接受能力差。因此,改变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要在意识上给予贫困户疏导,从知识上给予他们帮助,从技能和技术上给予他们指导。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观念,实现从“帮扶”到“自立”的意识转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通过不定期走访和入户调查,及时了解贫困户的思想动态,为他们解决因技术或者技能缺乏导致生产或者生活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足生活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农村能人台账。推行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能人党员中培养村干部的培养机制,按照“支部+合作社+能人”模式,将农村能人吸引到党组织周围,让致富能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更多党员群众学习创业致富技能,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利用 “能人+合作社”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为贫困户提供种养技术和资金等支持,逐步形成“培养一批致富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链条效应”。
建立培训阵地,培养农村家庭能人。把增强脱贫信心、提高脱贫致富本领作为切入点,结合远程教育站点、农民夜校等平台,整合优秀师资力量,对种植养殖能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村入户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为他们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项目出谋划策。建立“理论课堂+实训基地”等培训阵地,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与重点种养大户结对。实行镇干部、村“两委”干部与培养对象结对帮带联系制度,让镇村干部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将思想引领和培养工作做实做细,让农村家庭能人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采取“订单式”教学,依托“农民夜校”,在农户居住集中区域开展集中培训;针对人员较为分散的村、行动不便的贫困户,采取“院坝课堂”“入户课堂”等方式送学上门。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激发贫困户“造血能力”。产业扶贫有利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效果持续性。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户增收与自主脱贫。如,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实现贫困户“一户一产业”目标;按照建设美丽乡村要求,打造乡村旅游景区,实现“农旅一体化”产业发展等。同时,把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产业项目发展需要,同步规划建设集电商网点、实用技术培训、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服务产业项目、服务贫困群众。
总之,要充分发挥农村家庭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贫困户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学习技术技能,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找准致富路子,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饶伟张埼坤记者毛春燕)近日,共青团中央发文表彰了2016年度全国优秀基层团组织和个人,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团委被团中央授予2016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这是公司团委继获得“20...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