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年检”改“年报”,不仅是简政放权和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还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起,市工商局开始推行企业年报制度,在省工商局年报工作专项行动中,连年被评为年报工作先进单位。
企业年报,“宽进”之后更要“严管”
无可否认,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以来,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大大降低,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然而,商事制度改革不只有“宽进”,还有事中事后“严管”,推行企业年报,正是加强严管的一个重要举措。
企业“年检”改“年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着很大的区别。过去推行企业年检,企业每年都要向工商管理部门递交相关材料,由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依法检查,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如今推行企业年报,企业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
市工商局企业信用信息监督管理科科长潘璐介绍,企业“年检”改“年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企业来回跑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如今企业在网上就可以完成年报工作;同时,企业年报后,工商以及其他政府管理部门可以互通有无,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对企业进行更好的监督管理。
按照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如逾期未报或年报弄虚作假的企业,将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单名录,向社会公示,如果连续三年未年报的,将会被直接“拉黑”——进入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造成企业一处受罚,处处受限。
服务做细,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年报
“你好,我们公司输入年报密码后却无法登录,应该怎么办?”5月23日上午,内江某公司经办人员来到市工商局企业信用信息监督管理科,向工作人员秦晓难咨询。秦晓难不仅很快帮她重设了密码,还耐心教她如何正确地进行企业年报。
最近,信用科经常会接到一些企业咨询如何年报的电话,也有一些企业负责年报工作的人员还会走进办公室,当面请教如何进行企业年报。除此之外,该科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那些还未年报的企业打电话,提醒他们尽快年报。不过有的企业发生了人事变动,原来负责企业年报的工作人员已经离开岗位或单位,有的企业年报经办人号码打不通,这些都为通知企业进行年报增加了困难。目前,全市工商系统加班加点,已基本完成了对全市1.9万余户企业的电话通知,建立了未年报企业台账。
眼下距离2016年度企业年报最终期限还有一个月,仍有一些企业还未年报。市工商局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全市企业年报率为86.1%;个体工商户年报率为95.4%;农专社应年报率为85.5%。
加大宣传,引导企业正确报送年报
“企业、个体户、农专社须于每年1月至6月,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http://gsxt.scaic.gov.cn年报并公示,以免进入异常名录。”前段时间,不少内江辖区内的企业相关负责人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息。
原来,为了顺利推进企业年报工作,也为了让企业明白年报并非可有可无,逾期年报或年报不实都将造成严重影响,市工商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一方面在传统媒体上加大宣传。今年2~3月在《内江日报》《内江晚报》、内江广播电视台集中进行公益广告宣传;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全覆盖,在内江工商微信公众号、内江红盾网、各行业企业QQ群、电子报刊、内江日报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交通路口LED等平台上广而告之;此外,还进行了新技术尝试,利用云mass技术,分两批向全市范围内的电信、移动、联通等手机用户群发宣传短信,一批次面向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联络员“广撒网”一对多普发,二批次面向未年报企业联络员“发点球”一对一点发。
如果市场主体有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公示信息弄虚作假等情形,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被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一般来说,每年企业年报后,在当年7~8月,省工商局会采取随机摇号的方式,从全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按3%的比例,现场抽取当次检查的市场主体名单,并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查,如果企业年报信息不准尤其是资产类数据不准确,该企业会被纳入异常名录。在企业年报培训会和其他场合,市工商局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企业正确年报。
年报好比企业的一张“诚信名片”。推进企业年报,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宣传督导和服务,企业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义务,只有双方相互理解,全力配合,才能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良好局面。
(包宇 文/图)
相关链接:
企业年报制度是指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企业“年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股东(发起人)缴纳出资情况、资产状况等。
企业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工商机关可以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进行抽查。经检查发现企业年度报告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工商机关依法予以处罚,并将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信息通报公安、财政、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企业,工商机关会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在3年内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的,可以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超过3年未履行的,工商机关将其永久列入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
新闻推荐
内江军分区:全面加强部队党的建设 以改革强军成果体现学习贯彻实效
(全媒体记者黄彬鹏)5月31日,内江军分区召开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研究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传达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