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年棉市“软绵绵”

来源:太湖周刊 2011-10-21 20:24   https://www.yybnet.net/

“去年这个时候门口车水马龙还看不到棉花,今年就只有棉花没有人啊!”采访中,大石乡泊兴棉业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吴陈明显得无可奈何。 

据了解,大石乡棉花年种植面积2万多亩,产籽棉6000多吨。去年棉花价格高峰期,本地从事棉花生意的有100多人,还有不少江西等地方的外来贩子,今年就只剩下30来人有一天没一天的收购,都在观望价格波动,谁也不敢轻易下手。 

“去年种4亩棉花赚了近万元,以为今年价格比去年还会好一点,就多种了2亩,哪知现在6亩田的棉花卖的钱比去年少得多。”大石乡棠林村棉农金成贵说。据了解,去年最高峰时泊兴棉业合作社的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13元,而且还是刚刚从地里采摘上来的鲜货,今年就不一样了,不仅价格连每公斤8.4元都难于维持,而且要晒的“焦干”。 

小商小贩害怕上门收购,就连泊兴棉业专业合作社这样的不大不小的收购加工点也是望“棉”兴叹,满满几仓库30多万斤的棉花全部积压,流转资金几乎为零。而在去年的这时候,吴陈明收购的30多万斤棉花一到手就能转卖出去,效益还不错。“棉花的价格波动太大,我们都无所适从。”“虽然今年国家出台了棉花收储价格,但这个价格只是针对企业的,没有那个棉农能将棉花加工成‘400型’的皮棉,连我这样的小型加工点都做不到,它不像水稻等其他农作物一样有收购保护价。”这是大石乡几个还在收购棉花的企业老板一致的看法。 

“按照现在的价格,农户暂时还能维持在合理的盈利范围,小型收购户因为‘船小好调头\’也能保证正常运转或者略有失利,但是大户是全面亏损,越大亏损越严重。”吴陈明的一席话让我们很难理解。原来,棉花市场的低迷主要是因为“下游”出了问题,所以越是大户,越是产业链条长的企业,积压的现货越多,资金流失也就越大。去年收购2.8万一吨的皮棉到今年成了1.7万元一吨,转手就亏1.1万元,折了近40%,谁也折腾不起,尤其是去年高价位时敞开胃口吃饱的一些企业。当地就有一大户,仅半年时间就“蒸发”了一千多万。 

“银根紧缩也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现在还没有浮出水面,但也有部分暴露,如果继续这样,棉花价格继续探底毫无疑问。”县内一位资深农业人士指出。现在棉花市场主要是靠泊兴棉业合作社这样的小型加工企业在支撑,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三:一、吃的就是这碗饭;二、大家都乡里乡亲的,图的是来年的信誉;三、存在一些侥幸心理,预期棉花价格上扬。但现在他们手头上的本钱已经全部积压,如果还要收购,下一步将靠个人信誉“打白条”,这样建立起来的棉花市场架构极不稳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垮塌。 

不过,吴陈明他们也都在积极运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他们大多数都希望通过保本销售、棉籽变现以及皮棉质押来筹集资金,缓解棉花市场的压力。但他也坦言:要想提振棉花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稳定棉花价格,实现流通正常、盈利合理。  (本报特约通讯员  曹传林)

新闻推荐

太湖小伙突患重病央视主播呼吁救助

12月2日上午,央视女主播张泉灵在新浪认证微博上更新了一条微博,为罹患尿毒症的安徽农村小伙陈诗文请求帮助,博文一并贴出了捐款账号等信息。对于微博的真实性,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当天下午,笔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年棉市“软绵绵”)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