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暴雨倾城,治理须“道高一丈”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7-24 08:28   https://www.yybnet.net/

□张海英

7月21日,北京城遭遇今年以来最大的降雨,总体达到特大暴雨级别。一天内,北京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截至22日2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记者凌晨从北京市应急办了解到有10人在这次大雨中丧生(7月22日《新京报》)。

7月21日恰逢周六,很多人都在家中休息,如果这场暴雨发生在工作日,估计后果更不堪想象。从报道来看,这场暴雨不仅导致多个地区交通瘫痪,而且导致大量游客滞留机场;不但导致电网故障激增,而且还导致地铁突停数百乘客被困,还引发洪灾导致学生被困。除了北京外,这场暴雨还引发宝成铁路中断。

众所周知,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不仅北方城市如北京遭遇多年来最大暴雨,而且很多南方城市近几年也经常在暴雨中变成“水城”。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应急管理能力,经过暴雨袭击之后,优点与缺点都暴露无遗。在笔者看来,无论一场暴雨创下多少“魔鬼”纪录,城市管理都要比暴雨“道高一丈”。

就应对极端天气而言,城市管理至少有三层内涵:其一是应急管理能力。以往,面对极端天气很多人往往抱怨天气预报不准,但在北京这场暴雨之前,天气预报早有提醒,为此,气象、机场、地铁、公交、防汛、交管以及很多小区的物业公司,都做了相应准备,有应急预案,也减少了一定损失。

但是,从各种报道来看,对降雨的强度似乎还估计不足,所以,出现43处桥下积水和堵点,并造成10人丧生。如果提前能有充分的估计,或者做最坏的想象,应该还能做得更好。比如,提醒市民减少外出,对容易积水的路段提前进行交通管制,禁止学生上课或补习等。显然,应对更充分,损失会更小。

尽管法律代替不了财政投入和管理者,但法律却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基础。个别地方在城市综合管理方面的积极立法总体上值得肯定,但细究起来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在缺少国家立法的情况下,城市综合管理制度呈现散、乱、弱等特点。可以说,国家立法是把城市软件与硬件建设融为一体的黏合剂。

一言以蔽之,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立法是应对极端天气的“道”,即使暴雨再疯狂,“道”必须要比“魔”高出几筹,这样才能赢。

(据7月23日《法制日报》)

新闻推荐

从伤人红绿灯反思城市“电老虎”

□苑广阔7月21日,江苏泰兴12岁男孩楠楠上街,在经过交叉路口时,楠楠的手触到了人行道红绿灯信号杆,瞬间被击倒在地,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目前医院已下达病危通知书。对此,交警部门表示,信号...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暴雨倾城,治理须“道高一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