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60年前别故土 如今回迁住新楼 东平县新建18个移民社区,4.6万移民住房困难彻底解决

来源:齐鲁晚报 2017-02-1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一条景观河贯穿湖韵苑社区。1958年,为了修建东平湖水库,沿湖一带527个村庄整体外迁,几十万人泪别故土,让东平县成为全国第二、山东省第一移民大县。有人因此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短短几年搬家十几次。2014年,东平县纳入全国第一批移民避险解困工作试点县,2015年,东平湖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全面铺开。18个移民社区一个个建成,4.6万无地移民的住房困难将彻底解决。

文/图本报记者路伟

湖韵苑社区

安置七个移民搬迁村

11日上午,齐鲁晚报记者来到位于东平县州城街道西北部的湖韵苑社区,几十栋五层楼房鳞次栉比,楼房北侧是一条清澈的小河,社区里四处悬挂着大红灯笼,颇有节日的气氛。社区北侧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座座老房子被推倒,“这是我们村的老房子,拆除后这里要复垦。”一名路过的村民说。

湖韵苑社区是东平县移民避险解困试点一期工程重点项目,总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安置七个移民整体搬迁村,涉及751户、2373人。截至2016年6月24日,湖韵苑社区共顺利回迁安置81户移民群众,其中,孟庄村已整体回迁搬入新楼,成为第一个有整村回迁安置移民的社区。

今年68岁的徐延全已经担任孟庄村支书40年,这些年,他见证了孟庄的变化。

“从上世纪50年代,东平湖水库开始修建,我们沿湖一带的村民成了移民。我前几天算了算,那些年,我一共搬了十几次家,从湖里到山上,有时候租房住,有时候盖临时房。”徐延全说,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这里住一段时间、那里住一段时间,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光小学就上了好几所学校。由于当时条件差,有的六七口人挤在一间小屋里。这种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1965年。

“记得刚开始清湖时,沿湖一带的村民按照政策投亲靠友,没有亲戚朋友的就被安排移民到黑龙江佳木斯一带,移民到东北的大约有一半。”徐延全说,移民前孟庄有100多户,到现在村里还有48户。

窗户密闭性好

冬天再也不用封塑料布

11日是元宵节,徐延勤一早就来到市场,买回一捆韭菜和几包汤圆。“去年搬到楼房里了,今年春节别提多高兴了,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过元宵节。”徐延勤回忆道,在以前的房子里,一到冬天,呼呼的北风就会从窗户钻进来,刚开始,家家户户用纸糊窗户,后来,天一冷就钉上塑料布。“现在好了,楼房里装上了暖气,窗户是双层玻璃,密封特别严实,不仅挡风,还听不到噪音。”徐延勤说。

今年,孟庄村民在楼房里过了第一个春节。“原来过节,油烟在家里好几天散不去,做饭都得烧柴火,现在家里有了天然气,厨房设备齐全,感觉生活质量一下子提上来了。”徐延勤说。

上午10点,秦庆峰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老伴和孙子孙女在客厅里看电视。今年59岁的秦庆峰说,能住进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她以前想都不敢想,虽然在农村,但和城里人一样。

姚来喜一家在楼下忙活着杀鸡过元宵节,他说,搬到楼房里以后,幸福感倍增。

湖韵苑社区建立了物业管理服务办公室。“家里哪里出了问题,打个电话一会儿就有人来解决,太方便了。”湖韵苑社区离县城较远,为了方便大家出行,这里还专门开通了城际公交线路,一天八趟按点发车。

数十万人离别故土

几十年来生活艰辛

像孟庄一样已经住进或者即将整体搬进新楼房的村庄并不在少数。

1958年8月,为确保黄河安澜,经国务院批准,在自然滞洪区的基础上,修建东平湖水库。当时国家财力薄弱,建设东平湖水库很大程度上是以移民的奉献为代价的。据了解,当时外迁527个村庄,24.5万群众成为移民,其中4.6万无地移民长期生活贫困。

东平湖水库消弭大汶河、黄河水患的同时,让东平县成为全国第二、山东省第一移民大县,移民成为突出的贫困群体。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个特殊群体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他们漂泊异乡,据统计,当年支援东北边疆11万人,自行投靠亲友1.3万人,省内各地安置12.2万人。他们住房狭窄,人均宅基地不足10平方米,特别是后期陆续返库移民,很多几代同室,安居问题亟待解决。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淹没,没有土地,收入微薄,并且不能享受相关惠农政策,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滞后。

周边规划30个产业园区

不出远门就能挣钱

2014年,东平县纳入全国第一批移民避险解困工作试点县。移民避险解困工程,是国家针对中西部地区移民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投资规模、扶持力度创历史新高。2015年,东平湖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全面铺开。移民社区建设分3期实施,总投资35亿元,兴建移民社区18个,解决4.6万无地移民的住房困难。

孟庄村民多数没有耕地,生活比较拮据。为解决居民的生计问题,社区周边共规划了五个***项目,建设了服装加工园、渔人码头、冬暖式有机蔬菜示范园、湖产品批发市场和百亩特色种植园,可带动沿湖七村移民及周边1100名群众就业。“服装厂就在楼下,孩子以后不用到外地打工了。”一名居民高兴地说。

据了解,东平县聘请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研究中心的专家,编制了移民避险解困产业发展方案,在沿湖周边规划建设30个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优质水产品、乡村旅游、特种动物、服装加工、大蒜深加工、食用菌种植等六大主导产业,在滨河新区规划扶贫产业园,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走产业化扶贫的新路子。

新闻推荐

激发孩子“诗心”,老师各有高招 课前诵读、故居凭吊、阅读传记,与古诗词时空距离近了

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词。(资料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句话如烙印般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深处。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恰如一位穿越时空的古代文人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60年前别故土 如今回迁住新楼 东平县新建18个移民社区,4.6万移民住房困难彻底解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