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特派记者 吕华)招聘会上,我们常常会听到技术工人难招的抱怨,但是培养一位高技能技术工人需要10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在全国人大代表曹晶看来,也正是因为成长周期长、职业发展通道不畅,致使很多人无法坚持下去。他建议,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应用型本科专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技工职业价值。
成为一名数控高级技工需要20年
曹晶是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能培训师,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记者讲述了培养一名高技能技术工人的周期有多长。
“我所从事的数控车工工种,需要用18-20年时间,才能一步步获得参加数控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考试的机会,这还是在每次考试都合格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一名20岁的学徒要成为高级技师,至少得到40岁以上,过程相当漫长。”曹晶说。
40岁的高技能技术工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一定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却并不一定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好。“所以很多人会中途放弃,有的家长一开始就不希望孩子成为技术工人。”
新技术应用对技工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大量进入车间,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工人们不能只掌握单一技能,还要利用先进方法、工艺、设备,掌握传统加工和现代技术的多项技能,不断学习,以此满足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需要。
同时,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也对职业院校提出更严格要求。“大多数技工院校是三年制,学生毕业取得中专、大专学历,但从学历水平上来讲,就不能吸引人才报考,培养出的学生也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曹晶说。
在优秀高职中开设应用型本科专业
曹晶代表建议,在优秀高职院校中开设应用型本科专业,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办本科专业。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经过发展已经具备了开办本科专业的条件,一些省份也已经有了联办本科专业的成功实践,希望国家出台政策给予支持。
同时他建议,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在职业院校到企业之间打造出一条顺畅的提升通道,加大校企对接的力度,缩短高技能技术工人培养的周期。提高高技能人才技能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占比,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在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通过立法确定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以税收优惠、资金补贴、专项资助等形式,鼓励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
新闻推荐
轰动全国的大学生徐玉玉遭电信诈骗后身亡、清华大学教授被“卷走”1760万元两个事件最近有了新进展,这也引发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 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轰动全国的大学生徐玉玉遭电信诈骗后身亡、清华大学教授被“卷走”1760万元两个事件最近有了新进展,这也引发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徐玉玉被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