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启勇
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所以古人用酒养身,只要把量控制好,对人的健康有益无害。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酒能养身亦能伤身,适量喝是养身,喝多了是伤身,喝醉了闯祸,害人害己。最近发生的两起醉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教训深刻。
2017年12月7日凌晨5时40分,一名青年男子醉酒后驾车,在罗泊湾大桥将一对驾乘电动车到木板厂上班的五旬夫妇撞成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这名青年男子在外拼搏多年,少有成就,事发前与朋友吃宵夜,被朋友轮番劝酒,喝得神智不清,直至凌晨方散。喝酒本来是用来活跃气氛,调节感情,促进交流,适可而止,而那帮朋友明知他不胜酒力,还勉为其难,最终导致悲剧发生,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而那名青年男子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且不说牢狱之苦,多年的打拼也付诸东流,还欠下一屁股债,害人害己。此情此景,那些劝酒的朋友难道良心就没有受到遣责!
2018年2月17日正月初二晚,同一乡镇相邻村庄的另一名青年男子在家吃完晚饭后,驾驶摩托车外出到朋友家喝酒,也是因为被朋友轮番劝酒,喝得昏昏熏熏,步履不稳,在回家的时候连人带车冲下路边的河道,不省人事,幸亏村民发现及时,才避免了悲剧。然而,这名青年男子因胸椎压迫破碎,住进了医院,弄得一家人过年都不得安宁。亲朋好友节日互相串门是人之常情,大家喝喝酒搞搞气氛也在情理之中,但却把比拼酒量当成了一种乐趣,不醉不休,结果害了朋友。
生命可贵,朋友情亦值得珍惜,劝酒放任醉驾者需担责。据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李先生邀请小刘等三位好友聚餐,席间,李先生明知小刘开车仍劝酒。聚餐结束,小刘开车将其他三人送回家后,自己回家途中与一重型货车相撞,当场死亡。经鉴定,小刘属醉酒驾车。交通部门认定,货车司机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小刘承担次要责任。法院审理认为,李先生明知小刘开车还对其进行劝酒,并放任其开车送他们回家,未采取有效方法予以阻止。其他三人明知小刘饮酒,未尽到必要的提醒及劝阻义务,放任其开车离开,导致小刘车祸死亡,最终法院判决该四人承担40%的民事责任。法院法官提示,节日聚餐,饮酒过量或不当劝酒,不仅威胁自身安全,劝酒者也可能担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劝酒行为已造成对方意识不清醒,劝酒者负有保障被劝酒者人身安全等义务,应将其安全护送回家。如不顾后果进行劝酒,造成对方健康受损,或不履行护送义务,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血的教训应铭记。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冯艳辉通讯员吴小墨)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立即报警,在原地等待交警前来处理,但周村一名酒司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躲避处罚,妻子谎称自己是司机,交警调取监控取证,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