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得住生死,才对得起你
本报记者 吴梦寒
十指刨,徒手挖,他从废墟下救出了被压埋的妻子和孩子。因为有他们才有家,因为他和她有一个与子偕老的约定。
7月26日上午,灾后的岷县梅川镇永光村,天空蔚蓝。田野里白色的小花,不知悲伤,开得依旧烂漫。
沿着山路一路向上,在永光村四社,记者见到了劫后余生的张想红和马军霞夫妇。
迎着正午的太阳,张想红和马军霞正在从倾覆的房屋里抢挖原来存放的中药材。张想红拿着铁锨挖开一层层黄土,马军霞就从里面抱出药材、垛好。两个人不说话,但却十分默契,时而眼神交汇,温情脉脉,在悲伤笼罩的灾区,透出一种难得的幸福。
然而,四天前的地震,差点让他们失去这幸福。
7月22日早晨,张想红按照平常的习惯,刚刚起床走到院里时,地震突如其来。听到一声巨响,张想红在摇晃中刚刚回头,就看见自家的土坯房整个垮塌下来。妻子马军霞和3岁大的儿子全部被压在了房里。甚至来不及流泪,他只觉得肝胆俱裂,心神俱碎。
镇定!镇定!张想红不停地喊马军霞的名字,直到隐隐听到妻子在里面应了一声,他的心稍微定了点。他立刻用手刨开一个窟窿,让空气进入。估摸着马军霞的位置,张想红用十指一把一把刨开土层。不知道手疼,也不知道休息。他一边呼救一边拼命地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是救不出来他们娘俩,自己也不想活了。
听到张想红的呼救,周围的村民们也赶来救援。此时,孩子的哭声和妻子的呼救,从空洞中传来,张想红心乱如麻。所幸,经过40分钟的紧急救援,马军霞和儿子安然无恙地被救出。
看着惊魂未定、瑟瑟发抖的妻子,张想红一把抱住失声痛哭。张想红说,房子倒了没关系,药材没了也没关系,哪怕变成穷光蛋了都没关系,但是要是相濡以沫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孩子没了,他就活不下去了。
而对于马军霞来说,若生命可以重新选择,她的选择还会是张想红。她说不会再有人这么疼她爱她了。
是的,不会再有这样的人了。那时候,马军霞还只有18岁,在女孩子最鲜嫩最美好的年纪,她遇上了26岁的张想红。爱情的萌生,如同田野里的青草,见风就长。从一个短信开始,到一个执子之手的约定,一切都顺理成章。
然而,他们的爱情遭到了马军霞家里的强烈反对。因为张想红家太穷。一栋土坯房、两个一身残病的老人,张想红身无长物。托人说媒,张想红碰了壁。
但是张想红却不死心,他找到马军霞,只问了一句话,“愿不愿意跟我走?”而马军霞只坚定地回答了一个字,“行!”
没有犹豫,没有彷徨,一个“行”字就定了一辈子。他们义无反顾地一起去内蒙古打工。两年后,他们带着一岁的儿子回到永光村。他们的婚姻终于被家族认可。
说起张想红,马军霞一直说,“穷点不怕,只要他对我好就行。”如今,寒来暑往四年过去了。当最初的激情渐渐褪去,马军霞仍然坚定地点点头,说自己不后悔,“四年了,他没有和我生过一回气,我们没有拌过一回嘴。”
让张想红说说妻子好在哪里,他翻来覆去说的只有“她老实,从来没有跟他说过谎”。
现在,张想红种了4.5亩地的当归、黄芪、党参,一年收入2万元。不算高但也过得去。可惜地震一来房子倒塌下来,把去年晾干的中药材全给压在了下面。今天,趁着没下雨,他们一起把中药材挖出来。
说闲话的工夫,张想红和马军霞并肩坐在一垛垛刚挖出来的黄芪上,虽不十分靠近,虽然还有点羞涩,但是感情却自然流露,极淡却也最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经得住生死,才对得起你。
(本报岷县7月26日电)
新闻推荐
从河西走廊到库布其不同的模式相同的进步李成侠早在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其中明确论述了沙产业这一概念,认为这是解决荒漠化问题、拓展农业新空间、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