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累计人均补差89.59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7.99%;农村医疗救助累计救助5244人次,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年人均医疗救助250.07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78.62%。
“这个本本上每月都会有养老钱上账。”2011年11月25日,71岁的米易县攀莲镇村民廖大爷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新农保养老金存折,指着上面的存取款记录,对记者说:“钱不多,可是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油盐酱醋钱都省了。”
廖大爷是攀枝花市第一批领到新农保基本养老金的老人之一。2009年12月底,米易县作为首批国家试点县正式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迈出了建立健全攀枝花市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步。新农保实施以后,米易县凡在2009年12月31日前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参保后不用缴费可直接领取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该参保缴费)。这意味着该县每个60周岁的农村参保老人一年至少可以增加720元的收入。
通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攀枝花市扎实推进新农保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办业务流程已逐步顺畅,基础资料和账户数据经多次清理已基本完善,基金管理能力和经办服务水平不断加强。2011年1月至11月底,全市新农保试点覆盖人数达15.7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2.3%。
文化建设余韵悠长
经济发展的差别,是城乡之间的“显性”距离,而文化生活方式的不同,则造成了城乡之间的“隐性”距离。闲暇时光,城里人进电影院、泡图书馆、到健身房,农村人呢?
在攀枝花的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一点也不逊色于城市居民。
“城里人看电影,我们拍电影。”数月之前,一部名为《富贵的球队》的电影在米易县丙谷镇拍摄,当地很多村民都参与了电影拍摄,过了一把拍电影的瘾。丙谷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吴太友告诉记者,丙谷镇共有村民2000人次参与电影拍摄。其中,“秦村足球队组建出战”一场戏,就出动了300多人的群众演员。
“拍电影的乐趣比看电影大多喽!”新安村的农民杨昌友家是《富贵的球队》最忠实的龙套演员。从村里拍到镇上,又从镇上拍到县城里,虽然每天只有20元的报酬,杨昌友却大呼过瘾:“原来,电影就是这样拍的。先感觉拍电影好神奇哟,现在才晓得是咋回事;长见识,就是累得很,一个镜头翻来覆去拍,有的动作做了好多遍,导演不喊过,就必须一直拍。”
农民拍电影,只是攀枝花市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一个例证。近年来,通过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攀枝花城乡之间的“隐性”距离在不断缩小。
曾经,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攀枝花市不少农村不仅文体活动开展难,还存在看书难、看电影电视难、看戏难等问题。2005年,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文化阵地。根据规划,市、县(区)要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要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要有文化活动室。2007年,攀枝花市全面完成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如今,攀枝花市每个村(社区)都建有文体活动室和图书室,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原来盼“文化下乡”变成现在享“文化在乡”。
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攀枝花市公共文化事业费的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以村文化活动室为例,每个村(社区)每年要预算6000元管理运行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按照50%的比例分担,主要用于就近聘请管理工作人员、水电等基本开支。同时,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文化活动室和农村书屋,要求一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2小时,平均每天在10小时以上。考核结果将作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
新闻推荐
关于攀枝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1月4日在攀枝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覃发树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攀枝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一、20...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