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芝
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我局组织人员对民族地区核桃的生长、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东北部,是长江上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海拔在980米至3447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58.34%,全年阳光充足,雨量适中,气候适宜。全县辖12个乡镇88个行政村,共有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811人,占总人口的86.2%。有5个民族乡镇和13个散居民族村,有彝、傈僳、回、白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1516人,占总人口18.9%,是一个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的山区县。
(二)核桃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1、分布情况。2011年全县共有核桃面积121318亩,分布在12个乡(镇),其中新山乡10890亩,湾丘乡3925亩,丙谷镇12950亩,攀莲镇13236亩,得石镇3233亩,麻陇乡33000亩,白马镇5600亩,垭口镇4004亩,撒莲镇2880亩,普威镇4410亩,白坡乡19390亩,草场乡7800亩。主要种植在坡(山)地、包产地及房前屋后,坡(山)地种植率达90%。
2、管理情况。核桃种植农户日常的管理方式分为除草、松土、施肥、修枝、浇水等几个环节,大部分农户每年开展一次,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展修枝、松土及浇水等工作,4、5月份开展施肥、除草等工作。有极少数部分劳动力充足的农户每年开展2至3次日常管理工作。
3、品种情况。县域内种植核桃的品种多,有本地串串香、云南三台、新疆系列Ⅰ、Ⅱ、Ⅲ等10余个品种,其中长势好、产量高、品质好、最受群众欢迎的有本地串串香、新疆系列Ⅰ、Ⅱ、Ⅲ等品种。
4、嫁接情况。种植2年以上的且管理较好的实生苗可以进行嫁接,大部分农户自行请技术人员对核桃苗木进行嫁接,有的通过村社组织技术人员统一嫁接,嫁接费用平均每株1.5元左右,目前全县已经嫁接了50632亩,其中挂果的有24870亩。
5、成活情况。由于米易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适宜的气候资源等优势,有利于核桃苗木的生长。全县为了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效率,在移栽时就要求使用实生苗,实生苗比较容易成活,全县核桃幼苗成活率普遍较高,平均达到90%以上。
6、产值情况。通过近年来的艰辛努力,核桃基地建设获得了初步效果,有部分核桃已经挂果,开始有了经济效益,但是挂果时间不长,基本上只有2到3年,目前平均亩产量为300斤(带皮)左右,亩产值为600元左右。
7、销售情况。全县核桃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基本是由经销商到各乡(镇)实地收购。农户销售的价格不统一,带皮销售的一般每斤在1.5至2.5元之间,除皮销售每斤在6元至9元之间。农户就核桃这一项收入也各不同,多则几万,少则几百。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领导重视,服务到位。各乡(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核桃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核桃产业的发展。积极为农户组织协调苗木、肥料发放等工作,积极组织市县专家为农户培训核桃种植管理技术,确保组织服务到位。
(二)加强发动,宣传到位。为了营造一个浓厚的核桃种植氛围,各乡(镇)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村社干部会,大力宣传种植核桃具有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同时要求村社干部积极动员群众开展核桃种植。通过大量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大面积种植核桃打下坚实基础。
(三)强化培训,技术到位。为了提高农户生产管理技术,各乡(镇)每年多次举办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邀请市、县专家及核桃协会技术人员从苗木移载、嫁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对农户进行了培训,使农户充分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加强指导,管理到位。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及乡土专家的指导作用,分片区向群众公布其联系方式,随时为农户提供服务。通过实地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等方式,确保农户施肥、浇水、松土及除草等日常性工作的开展,促使核桃树木快速见经济效益。
(五)典型示范,引导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户种植核桃的积极性,增加农户对核桃经济效益的认识,各乡(镇)组织群众考察核桃种植大户种植规模、管理方式及经济效益,积极引导群众把核桃作为增收的支柱性产业来发展,农户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道路不通,农户运输困难。核桃大部分种植在坡地,道路不通,农户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不能使用,核桃果实的运输只能靠人背马驮。
二是引水困难,核桃灌溉不足。坡地远离水源,由于没有修建水池及安装引水管道,核桃因干旱生产缓慢,成活率、挂果率降低。三是管理技术有限,生产效率较低。大部分农户传统种植思想较强,观念落后,存在“重栽不重管”现象,致使部分核桃种植了多年,效益却仍然很低。四是品种较多,品质较差。部分农户由于没有经验,技术部门指导力度不够,没有选择好适合的品种进行嫁接,等嫁接过后几年发觉不适宜,又重新进行嫁接,造成核桃挂果时间晚。五是销售渠道不统一,核桃差价较大。部分较偏远的乡(镇),由于运输不方便,进入收购的经销商较少,农户只能低价销售,造成差价较大,部分农户受益变少。
四、意见及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省、市、县相关部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核桃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5至6年的时间建设足够的水池,安装引水管道,修通道路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为核桃产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后期扶持力度,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建议省、市、县给予核桃产业后期扶持,每年给予农户每亩42公斤专用肥料补助,并要求相关乡(镇)督促农户施肥,保证核桃树苗有足够的营养,确保核桃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管理技术。建议市农科院组织专家队伍每年深入各乡(镇)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特别是核桃种植大乡(镇),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示范,大力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技能,进一步提升核桃产业效益。
(四)引进龙头企业,创造良好销路。建议为我县引进核桃加工企业2至3家,对农户生产出来的核桃实行统一收购,解决农户销路后顾之忧。同时提倡企业对农户适当进行补助,以进一步提高农户参与核桃种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作者单位:米易县民宗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撒丽莎特约通讯员易德文)2011年,米易县对先心病儿童进行全面普查登记,组织符合条件的患儿到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截至目前,米易县共救治先心病患儿10例,新农合补偿报销金额共计19.84万元;同时对...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