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潇文/图
8月24日,家住清香坪的出租车司机老赵从玉泉广场连接线驶向了金沙滩。他说,虽然自己开了近10年的出租车,但并没有对这份职业产生厌倦情绪,反而越开越有劲。他说:“丽攀高速西区段、沿江快速通道、大水井连接线等一批交通网络建设将使城区空间变大,环境变好,在自家门口挣的钱会越来越多。”
对老赵而言,“收车以后,数钱的时候最幸福。”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西区把惠及民生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携产业齐飞,环保与建设并重,新城共山水一色,文明伴和谐同行”的西区,渐成现实。
旧城改造助推城市转型
8月23日下午,西区旧城改造办正式成立。刚参加了成立会的刘渊,在接到一个电话后,拿起前几日才修编好的《清香坪大水井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匆匆奔向了大水井片区。原来,有两名外地开发商要实地查看大水井片区。
一堆废墟背后是连片的鱼塘。“这里的鱼塘用的是天然的玉泉水,西区就是要利用泉水资源,把这个占地130亩的片区打造成融休闲、度假、主题公园、住宅为一体的生活居住区。”西区住建局规划科工作人员刘渊向开发商说,大水井泉水口出水量大,水质好,是城市景观建设重要的公共景观元素,也是西区的一个特色。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高度集中,历史欠账过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配套,交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全市的“西大门”,西区清醒地意识到,城市要发展,原有的城市形象、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就一定要变,西区提出了“融山显水”的规划理念,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运用到旧城改造中,尊重群众意愿,循序渐进开发,重视拆迁安置,以旧城改造带动城镇化建设。
2011年,按照《攀枝花市总体规划》,西区《清香坪大水井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完成,城市建设将从零星式建设向大规模连片开发转变,大水井公安局130亩片区、大修厂85亩片区、老法院100亩片区等地块拟上市,进行综合开发。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品记者林莲)8月31日,记者从全市“飓风—A”集中行动暨消防安全“五大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0年11月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开展以来,攀枝花市共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2178处,罚款17...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