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董彦
“先进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十大英模”“劳动模范”等殊荣,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职业风采。43年前,他大学毕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远离家乡,来到祖国大西南支援三线建设,扎根攀枝花40多年,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为众多眼病患者解除痛苦,使他们重见光明。他就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大勤。
医好每一位病人是他的目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了眼睛,世界就失去了光明,失去了色彩。张大勤就像一个光明的使者,使千千万万个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1968年,张大勤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进入现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他深知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的责任,他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做一名对得起病人的医生,“我们的责任就是治病,既然是给人治病,只要他是病人,管他是穷是富,管他是干部或是工人,管他是城里人还是山里人,我们都要平等对待他们,决不能以衣帽取人,以地位待人,医好每一位病人是我的责任和目标。”张大勤如是说。
一次,一位因患白内障失明多年的患者找到张大勤治疗,但由于家境贫穷,没有做手术的资金,患者及家属心急如焚。正是因为这件事,启发了张大勤的大胆尝试,在医院的支持下,他多方奔走筹集资金,展开了一场向残疾特困白内障患者献爱心免费做进口人工晶体植入复明手术的视觉光明行动。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在现代社会,人都少不了一些人际关系的往来。一次,医院一位护士长的朋友因眼睛红肿,指名道姓拜托找张大勤看眼病。“我带他去的时候,张医生按挂号顺序,正要给一个彝族老乡看病,我以自己是院里职工,又有护士长的‘特权\’,将彝族老乡的号交给了另外一个医生。该老乡尚未说话,张医生却先说话了:‘我就不能给他看病吗?\’声音不大,但我明白他的意思。”提起此事,护士长记忆犹新,随后,张大勤还对护士长的朋友说,“倘若你事不急,我看了老乡的病就马上看你的病怎样?”正是张大勤平易近人、一视同仁的医德,受到了院内同仁,以至全市医界的一致公认。
精益求精是他一生的追求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这句话在张大勤心目中,不仅体现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体现在为患者提供高超、精湛的医术。作为一名眼科医生,需要耐心、细心、爱心,更需要脑、眼、手的灵敏配合,才能做好每一例手术。一直以来,张大勤努力学习眼科各种专业知识,在研究人视力器官的各种疾病、功能障碍及其发病原理、病理过程、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和医疗技术,使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始终站在眼科界的前列。在他的主持下,科室成功开展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白内障超乳吸出术”等高水平手术。他还针对攀枝花地区的特点,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开展了“复方大青叶加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等科研项目,收到了很好效果。他撰写的《104例麻风病患者的眼病调查》《白内障针拔术及摘除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临床分析》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上发表。
如今,六旬的他仍战斗在临床一线的岗位上,履行作为一名医者的最初心愿。
新闻推荐
案情简介2010年1月15日晚,甲伙同A、B(二人均在逃)入室盗窃,盗走现金人民币2600元,一部富士相机(价值人民币300元)。同年3月3日晚,乙、丙窜至某小区入户行窃,盗走现金人民币1200元。3月18日晚,甲又伙同乙潜...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