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当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到我的家乡——川中丘陵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时,21岁的三嫂就成了寡妇。三嫂是我家邻居,三嫂18岁嫁给三哥,19岁生下女儿小倩后,三哥得上一场怪病,一直卧床不起。三嫂揽过了家中大大小小的农事。三嫂不善言谈,只知道埋头干活,一心攒钱给三哥治病。三嫂的勤劳和善良很得村上人的赞许。三哥一病三年,留给三嫂1500元欠款,瞪大眼睛离开了人世。三嫂悲痛欲绝,但为了女儿,她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三哥病逝,要继续撑起一个家,三嫂的担子愈发沉重。那时的1500元对四口之家的农户来说,是不吃不喝两年的积蓄。母亲同情不幸的三嫂,不时给三嫂送去些日用品,三嫂不知如何回报母亲,农闲之余就抢着帮母亲做些洗洗涮涮的家务。一来二去两家相处得很是融洽。三嫂也逐渐从失去丈夫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俗话说:屋漏偏遇连夜雨。三哥去世的第二年,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三嫂身上。一次,小倩淋雨着了凉,高烧不退,起初都认为是小感冒,没引起注意,等小倩烧得浑身发紫,呼吸困难了,在老乡的帮助下,三嫂才在慌乱中连夜把小倩背到三十里外的镇卫生院。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小倩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不能说话”的后遗症。听完医生的诊断,三嫂晕倒在病房里。等三嫂清醒过来时,女儿的住院费又缠得她心力憔悴,三嫂走遍了全村都没有凑够那笔住院费。
百般无奈之际,上午刚来过的三嫂又一次来到我家。当时母亲刚从邮局取回父亲从城里寄来的15元钱,随手把钱放在五斗橱上就准备晚饭去了。三嫂走进堂屋时,看见了五斗橱上的钱,这当儿,我放学回家,见三嫂背对着我站在五斗橱前一动不动,好奇心驱使我悄悄走近三嫂,我看清三嫂以极其快速的动作把一张5元钱放在口袋里。我惊呆了,三嫂回转身发现我,口吃地说:“二娃,你……”我立即质问道:“三嫂,你拿我家钱做啥?”母亲听到说话声,走出来看是三嫂,热情地招呼。我忙大声告诉母亲:“三嫂偷了我家5元钱!”母亲一愣,头侧向五斗橱,随即训斥我:“小孩子,不许乱说!”我感到莫名的委屈,指着三嫂吼道:“三嫂是偷钱了,放在她右手包包里。”三嫂下意识摸了一下口袋,脸色苍白,甚是木讷地说:“我……我…”母亲一下把我拉在身后,对三嫂说:“小孩子乱说话,你别当真。”我气愤地窜到母亲面前歇斯底里地为自己辩解。三嫂哆嗦着嘴唇,眼泪直掉,手缓慢地伸向了口袋。母亲气得一巴掌打在我的脸上,我不知自己错在哪里,扭身就跑出了家门……这以后三嫂总在躲避我们,她再没来过我家一次。
80年代企业职工“迁家”,我们全家从川中农村来到攀枝花这个重工业城市,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乡里乡亲既羡慕又舍不得,临行时,大都来送行,唯独三嫂没来。
待我逐渐长大时,我才渐渐理解了母亲当年的做法。在那个极度贫困的年代,有时难免有些善良人因一念之差做错事。三嫂是个本分人,那个年代勤劳依然贫穷,她是被逼无奈才做错了事。5元钱是小事,如果一旦传出去,让三嫂怎么在村里立足?!
来到攀枝花后,母亲却一直惦念三嫂。老家的大伯来信,才得知点滴信息。从来信得知,我们走后的那年夏天,乡里来了扶贫组,修建了从乡到中心镇的柏油马路。三嫂成了首批扶贫对象。经政府推荐,小倩上了聋哑学校,三嫂参加了农技培训班。扶贫组根据三嫂的特长,指导帮助三嫂办起了村上第一家养鸡场,三嫂做生意讲质量、讲信誉,不久便形成了良好人脉,上门签订销售合同者络绎不绝。几年之后,三嫂家境一年一个样,变化很大,在我们乡里,她算是率先致富了。三嫂致富不忘乡亲,村上兴建养老院,她一次捐款一万元。此后,三嫂成了远近知名的女强人。在三嫂带领下,村上有两家贫困户脱贫了。后来,三嫂和村上一位果园种植户几经接触便有了感觉,不多久喜结良缘……知道家乡在变化,三嫂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全家都替她高兴。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八年后我们回老家乡下,三嫂特意赶来看望。与久别十年的三嫂重逢时,我发现三嫂略施脂粉,衣着也时尚了,比以前着实年轻漂亮了许多。在三嫂家,我见到了“新三哥”,“新三哥”为人很随和,憨厚老实,言语不多却看得出他对三嫂很好。三嫂变得很健谈,她说,这些年托改革开放的福,赶上了好时机,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自己有了盼头。还说等小倩明年从职高毕业回来,就把养鸡场交给她打理,她和“新三哥”要在果园里引进新品种。晚上,三嫂和我谈起许多,却始终没提及5元钱的事,但感觉得出三嫂很激动。直到夜深临走时,三嫂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二娃,你妈是个好人。”
离开老家乡下时,三嫂给我家带了一麻袋老家的土特产,她托我给母亲捎去一句话——有空回老家来看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潇)8月18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截至16日,全市今年电煤库存24.65万吨,电煤资源形势严峻。据了解,为缓解电煤紧缺形势,攀枝花市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电煤供应。目前,市级各相关部门、各区县煤炭管...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