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潇)“现在住上了新房子,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也越来越齐全了。”日前,在河门口街道动力站社区“宝鼎馨苑”安置房小区内,朱淑华在新修好的活动广场上跳舞、练剑。据了解,近年来,攀枝花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更加注重品质的提升。
小区内,记者环顾一周,发现广场、物业房、菜市场、幼儿园、公交车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据市保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应保尽保”后,攀枝花市的安置房小区目前正逐渐由安居向宜居转变,并且更加注重品质的提升。
据了解,攀枝花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从项目选址、户型设计、建筑质量、功能配套等各个方面精心谋划、严格要求。在项目选址时,将保障性住房安排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公用事业完备、就业方便的区域。建房材料上,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户型设计注重增加套内使用面积,降低公摊面积。同时,在小区内配备必须的物业用房、小区绿化、广场等设施,给广大群众创造宜居、舒适的小区环境。
新闻推荐
猪圈里的秘密 ——仁和区公安分局破获“7·19”特大毒品案记
□蒋成文本报记者苏勇7月19日,仁和区公安分局破获一起特大毒品案,一举抓获贩毒分子,当场收缴毒品海洛因1520.55克、麻古230克。接线报摸排调查7月4日,仁和区公安分局布德镇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