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老人们的养老生活 □本报记者 刘斌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9-30 14:25   https://www.yybnet.net/

目前,攀枝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需要老有所养,攀枝花市各种托老所和养老院为独居、孤寡以及需要照顾的老人们解决了养老后顾之忧。近日,记者来到这些老人身边,了解老人们在托老所和养老院的生活状态。

9月20日,记者在大地湾社区“为老服务中心”看到:墙上挂着“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禁忌”、“中风前有哪些症状”等宣传牌;设立了棋牌室、阅览室、老年便民食堂、休息室等;院坝内,6名老人围坐着看电视,1位老人拉着服务中心工作员闲谈。

“一个人住在这里挺好的,老年人多,也不觉得孤单。”眼睛不便的魏大爷说,他住在服务中心有两个月了。以前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家人上班后,就只剩他一个人。后来眼睛不好了,生活也不方便,为此,女儿每天中午都要赶回来煮饭、照顾。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他主动联系社区到服务中心住。

魏大爷说:“自己有退休工资,每个月1200元费用还能负担。刚来时还不习惯,现在习惯了,平时和其他老人摆龙门阵,听听京剧;想出去走走,服务员便扶着在院坝里遛弯;到吃饭时,饭菜就端到面前;服务员照顾比较周到,和住在家里差不多。女儿一个星期来看我几次。”

“大地湾为老服务中心是政府投入资金,社区利用闲置住房修建的。服务中心面积近1800平方米,有30多个床位,为老人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居住场所。”大地湾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任理说。

随后,记者来到民建社区益康托老所。

走进益康托老所,记者看到院内有几十名老人,一些老人在看电视,一些老人在围在一些摆龙门阵,还有个别老人在院坝中锻炼。行动困难的老人则坐在轮椅上,由工作人员喂水喂饭。

“每次来这里,看到老人们吃的饭菜都是荤素搭配,菜品丰富。”来此看望邻居王阿姨的杜女士说,王阿姨的亲人相继过世,成了孤寡老人。在社区的帮助下,王阿姨被送进了托老所。现在王阿姨有托老所的老人陪着,生活和感情上不再孤独,日子过得很悠闲。

“目前,托老所有近40名老人,来这里的老人除了民建社区的,还有其他社区的。”益康托老所负责人程云久说,这些老人不是独居就是患有老年病,有些老人的儿女都在上班,家里没人照顾,只好将老人送到托老所照管。

程云久说:“益康托老所从2007年开办,相继投入了70多万元。由于场地小,缺少资金,收纳人数十分有限。”

“攀枝花市私人投资建托老所的比较少。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养老院4家,农村有敬老院20多家。”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托老服务属于社区服务项目之一,按照规定,要建一家正规的托老所或养老院需要相应的场地,硬件设施达到相关要求,手续经主管部门批准。由于资金投入较大,私人一般很少开办托老所或养老院。目前,攀枝花市的托老所或养老院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新闻推荐

《永远的忠诚》电视颁奖晚会实况录像将在四川电视台播出

本报讯(本报记者)9月19日举行的《永远的忠诚》感动攀枝花十位共产党员电视颁奖晚会引起了党代表及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9月21日、22日晚会实况录像在攀枝花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播出后,进一步引起...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人们的养老生活 □本报记者 刘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