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荟琳 实习生 董彦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浦东新区的建设再造了一个新上海;5年前,滨海新区启动,让发展中的天津展翅高飞。
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攀西钒钛产业经济核心区、攀西地区和川滇结合部工业及商贸中心、四川进入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当一连串关键词迸发出来时,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承载城市发展希望与责任的新区——花城新区。
“智”定规划——
极限用地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构想
从古南丝绸之路的驿站、三线建设的重点基地,到西部开发的工业城市,攀枝花一直处于国家战略的重点地区。
有人说,攀枝花这座城市的发展是新中国工业城市发展历史的一本鲜活教科书,从生产基地到工矿城镇,从工业城市到综合型城市,她的每个阶段都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强烈的时代烙印。如今,在四川省新的发展战略中,众多的城市新职能让攀枝花再一次成为区域发展的亮点地区。
站在新的起点上,2011年,攀枝花启动花城新区建设,并提出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开发建设,把城市新区建成全省有较大影响力、区域内有强大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型城区。
然而身处大山峡谷中的攀枝花,未来能提供的建设用地已十分有限,可利用的区域也相对明确。在这样的形势下,探索城市长远结构和发展模式已迫在眉睫。
今年7月份,攀枝花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概念性总体规划征集活动,最终,一部承载着众人智慧结晶的《攀枝花市城市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横空出世。
在充分研究攀枝花发展和规划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带形城市和放射型结构特点,概念总体规划提出了“阳光型”城市模型,即带形城市首尾相接构成城市的主体形态——“都市环”,外围组团沿干道呈放射状布局;“中心绿核”向外放射生态绿廊,建立与自然基底的生态联系。
角色扮演——
承载城市转型的战略平台
“新区不是仁和沟建成区的蔓延拼贴,也不是原有发展轴带上新增的功能区,作为‘都市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遵循‘理想模型\’所建立的结构体系,有效地融入整体城市。它是整个城市由‘轴带发展\’向‘理想模型\’转变的关键地区。”在概念性总体规划汇报会上,承担设计工作的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人员,一语点破花城新区在攀枝花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为实现攀枝花城市转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平台,新区的功能分区至关重要。“站在全市的视角,我们提出了新区应承载着生产服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和生态宜居新城三个核心功能。”设计人员介绍,将把新区塑造成为功能强大、形象新颖的城市中心地区,打造成宜居宜业、生态和谐的城市示范地区,建设成环境优美、活力高效的城市魅力地区。
与一般的山地城市相比,攀枝花的“大山大水”显得气势宏大、巍峨壮观,为了突出山水之间的网络联系,规划提出了“相地—梳山—理水—延绿”的概念,即在建设时以大山为屏,留出生态廊道,延伸绿色通廊,形成城市网络的生态体系。同时,新区还将打造“景观环路”“山顶公园”“四季幽谷”等景观,从而提升阳光花城独特的城市形象和花城新区的吸引力。
开发时序——
“三步曲”引导城市纵深发展
高品质大手笔的规划,注定花城新区的开发建设任重道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背后,需要一个缜密的“三部曲”规划方案作为依托。
规划提出,应按照不同时期的城市动力,结合城市道路系统的实施,进行分期建设:一期完善炳三区,依托新行政中心的建设和炳四区环境整治,以攀枝花大道和公路为支撑,两端同时起步;二期大力发展服务业并形成积聚效应,实现中部连接,为新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三期以提升城市环境为抓手,不断引导城市纵深发展。
一张新区开发时序表同时也明晰地展现在了眼前:2011年启动新区建设,建立组织机构、编制相关规划等;2012年~2013年重点推进核心功能区建设,构建相对完善的技术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增强对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2014年~2015年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建设重心由核心功能区逐步向其他功能区延伸,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新型居住社区初步形成……至2020年,功能体系完善、空间结构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花城新区全面建成。
新闻推荐
一、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行使职权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活动秩...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