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荟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则为全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市文化宣传阵地中重要部门的市委宣传部,应如何作为,加快建设区域文化高地,实现攀枝花文化繁荣发展?12月19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赖小红。
“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来源于精神的满足。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在共建幸福攀枝花的宏大工程中有所作为,为全市人民建设一个幸福的精神家园。”谈及攀枝花文化建设,赖小红如是说。
责无旁贷 有所担当——
“引导公民树立科学正确的幸福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我们宣传部门必须有所担当。”
“就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沉淀在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才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赖小红认为,没有文化底蕴的经济发展,就像沙上之塔,不能长久;站在从经济崛起到文化再造的转折点,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支撑,建立起核心文化内涵。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认为,攀枝花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幸福攀枝花建设。”赖小红告诉记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攀枝花人已有较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但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全市人民的幸福感。为攀枝花人民打造一个幸福的精神家园,宣传部门责无旁贷。
“幸福在哪里?幸福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必须帮助市民去寻找,去发现。这就需要我们宣传部门做好相关的具体工作。”赖小红说,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市委宣传部必须通过实打实的工作,把幸福感植入到攀枝花人的心坎上,让幸福在基层细胞中逐渐延伸开来。“当前,我们必须抓住攀枝花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把握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增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市人民建设幸福的精神家园。”
重点突破 整体带动——
“文化建设最需要‘虚功\’实做。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来推进幸福精神家园的建设。”
有人说文化建设是“虚功”,但“虚功”并不代表“虚无”“虚做”,“虚功”可以而且应当“实做”。那么在推动攀枝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中,市委宣传部应该如何把打造攀枝花人民的幸福精神文化家园这个“虚功实做”呢?
对此,赖小红表示,下一步,市委宣传部打算和全市其他部门一起开展一系列文化工程建设,推动全市幸福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
“我们需要了解全市人民在看什么、想什么、急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并通过一些实在的工程回应他们的期待。”赖小红认为,建设区域文化高地,推进幸福攀枝花的建设,首先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提升全社会的文化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赖小红表示,下一步,市委宣传部打算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攀枝花精神,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为建设幸福攀枝花凝聚共同的精神力量。同时,以幸福家园建设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除此之外,我们打算开展包括文化事业惠民、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人才培养等文化工程建设,重点突破,整体带动,进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和其他工作相融合,也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赖小红说,文化建设不仅仅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会产生经济效益,在抓文化建设时不能就文化谈文化。赖小红向记者介绍,去年攀枝花市举办的“欢乐阳光节”很成功,在人民网上被评选为“2010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这就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文化建设融入到攀枝花各个特色产业中,通过这种组团建设、集群发展,为攀枝花人民建设一个幸福的精神文化家园。”赖小红认为,只有把与经济建设相关联的产业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去,文化建设才能落在实处,才能激发全市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攀枝花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2012年1月2日政协第八届攀枝花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5人,按姓氏笔画为序)钟毅刚唐超雄黄武明漆贵全谭进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