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筑巢引凤 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本报记者 李颉妍 张荣裴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1-09 09:42   https://www.yybnet.net/

《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形成区域人才小高地和产业人才大集群。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大力推行“项目+人才”聚才模式,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高地。

【热议】

刘忠杰(市人大代表):在人才工作中,要注重人才的管理使用,盘活现有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高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占比仍偏低,建议加大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为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其次,要营造能够留住人才的环境和氛围,给这些人才提供一片在攀枝花生根、发展、创业的沃土。

张存岭(市人大代表):要实现攀枝花的转型发展,就必须把人才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对攀枝花市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门户”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在推进过程中,建议允许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单位自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有关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及时聘用,有效发挥他们的作用。

陈伟(市政协委员):对于攀枝花这个工业城市来说,人才资源尤显重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议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推进人才开发工作,采取完善制度、提高待遇、优化环境等诸多措施,吸引、稳定、培养、激励人才。

王玲(市民):身边很多同学在选择去一个城市工作时,都会先打听这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概况以及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希望有更好的政策吸引有志之士到攀枝花这片热土发展。

【部门回应】

市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今后一段时期,将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突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强人才机制政策创新,强化保障措施,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高技能人才缺乏,新兴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使人才数量、素质、能力、结构适应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围绕推进“四个倾力打造”和发展“6+2”产业的需要,加大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通过加强重点领域相关部门人才开发协调,结合实施国家、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塔尖”产业人才聚集工程、重点产业(行业)人才支撑工程等项目,实施“钒钛之光”人才工程、五大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推动人才向重点领域集聚,加快行业人才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形成集约程度高、规模效益好、专业特色新、辐射带动强的产业人才队伍,支撑产业发展。在人才引进方面,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完善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柔性引才”和智力引进促进办法;对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给与政策支持;完善特聘(设)岗位制度,支持企事业单位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

新闻推荐

张灯结彩迎新春

新春佳节临近,攀枝花市大街小巷、商场已是张灯结彩,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图为记者10日拍摄的炳草岗一商场。(本报记者宋俊康摄)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筑巢引凤 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本报记者 李颉妍 张荣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